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汭水

汭水

①在今山西蒲县南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釐降二女于妫汭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郡南有历山,谓之历观,舜所耕处也。有舜井,妫、汭二水出焉,南曰妫水,北曰汭水,西径历山下。……汭似非水名,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,浑流西注入于河。”

②在今江西铅山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汭水“在铅山县西三十里石城、层冰二洞间,有二小溪合流五里与桐木水会,入上饶江。故入江处谓之汭口”。旁有汭口镇。

③为泾水支流。源出今甘肃华亭县西南陇山,东流经崇信县北,至泾川县入泾水。《周礼·职方》 雍州:“其川泾、汭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右扶风汧县:“汭水出西北,东入泾。”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一》:汭水,“按自汉以来,皆言汭水出��县。《隋志》、《元和志》皆云汭水自华亭流泾良原,至宜禄入泾,即今之盘口河。自明宏治中,王凝始以阁川水为汭水,诸志皆从之,与古说异”。


古水名。汭,又作芮,又名宜禄川。即今甘肃省华亭、崇信和陕西省泾川、长武等县南泾河支流黑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右扶风汧县(今陕西陇县南):“芮水出西北,东入泾。”《元和郡县志》良原县(今甘肃灵台西北梁原):“汭水,一名宜禄川,西自陇州华亭县(今县)流入。”“自明人始移其名于阁川”(《大清一统志》)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元年(618年),“陇州刺史陕人常达击薛仁杲于宜禄川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里庄

    ①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城关镇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武清县:正德中,刘六等于霸州起义,“官军击之于八里庄,败绩”。即此。②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南。清光绪中,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,积极宣传灭洋主张

  • 鹁鸽峰

   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,为虞山高峰之一。峰下有瓶隐庐,为清季翁同龢退隐之处。

  • 油蓬堡

   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平头乡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: 油蓬堡“在司西。《志》 云,司孤悬苗界,地最广饶,赋役出办居多。与乌罗、朗溪及四川之邑梅司接壤,守御最切。而油蓬堡、苗羊坪

  • 员冈市

    在今广东番禺市北员冈村。清同治《番禺县志》卷18:墟市有“员冈市”。

  • 柳树镇

    即今四川射洪县南柳树镇。清光绪 《射洪县志》 卷2: 柳树镇在 “县南八十里”。(1)在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东南部。面积130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柳,人口2万。清初有人迁入时,因家东部

  • 卫辉市

    1948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汲县城区析置,辖中山镇及德胜镇。治所即今河南卫辉市。1949年撤销。在河南省北部。新乡市代管。面积882平方千米。人口48.4万。辖1街道办事处、7镇、9乡。市人民政府驻

  • 国清寺

   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台州: 景德国清寺 “在天台县北一十里。旧名天台,隋开皇中僧智��建。 先是��修禅于此, 梦定光告曰:

  • 净山

   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净峰。明末清初仍悬在海中,今已与陆地相联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惠安县: 净山 “在县东海海中。一名尖山,圆净尖秀,下瞰东溟。上多怪石,如水啮射状。最高而峭拔者三峰,登之可以观日

  • 孔子故井

    在今山东曲阜市城中孔庙东诗礼堂后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:孔子故井“相传即夫子所饮之井也”。

  • 双溪寨

   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崇安县:双溪寨在“县西北四十五里。即双溪水口也。其南十余里为四渡寨,旧尝设兵戍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