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浙行省

江浙行省

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的简称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)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置,治所在杭州路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相当于今浙江全省、上海市、江西省鄱阳湖以东及江苏、安徽两省长江以南地区。大德三年(1299)后辖境扩及福建全省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)朱元璋改为江浙行省。


全称江浙等处行中书省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改江淮行省置,治杭州路(治今浙江杭州市)。以辖区兼有宋江南东路及两浙路之地,故称。辖区约当今浙江、福建两省及江西省鄱阳湖以东,江苏、安徽两省长江以南地区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年)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梧

    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平邑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哀公八年(前487):“吴师克东阳而进,舍于五梧。”又,哀公二十五年(前470),“公至自越,季康子、孟武伯逆于五梧”, 皆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平

  • 单乐县

    唐中宗时置,属羁縻禄州。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禄平一带。后废。

  • 小基隆

    即今台湾台北县北三芝乡驻地。因滨海有港湾可通商,亚于基隆,遂有此名。本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又作埔头。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三芝乡。因滨海有港湾可通商,亚于基隆,遂有此称。

  • 乔英墟

    在今广西凤山县西北、乔音河东岸乔音乡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东兰州图:西北有乔英墟。

  • 瓦亭山

    在今宁夏固原县南瓦亭村附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华亭县:“西北有瓦亭山,有瓦亭关巡检司。”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一》:“《府志》,高山盆西北曰大盘山,其东曰瓦亭山,瓦亭东二十里即弹筝峡也。”

  • 台湾海峡

    在台湾与福建二省之间。自东北到西南长约300公里,宽约200公里,最狭处仅130公里。水深大部不足100米,东南部深达200米以下;最大海深度1680米, 最浅处仅40米。当东海、南海航运要冲。明代航

  • 桃花镇

    ①在今安徽肥西县东北十里桃花城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5庐州: 桃花城 “在合肥县南四十里”。②在今湖北红安县东桃花乡。《清一统志 ·黄州府二》: 桃花镇 “在黄安县东三十里。宋、元时为孔道,旧有烟墩,每

  • 观音洞

    ①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西南部。雍正《浙江通志》卷14引吴莱《甬东山水古迹记》:“自梅岑山东行西折为观音洞,洞瞰海外,巉中裂,大石壁紫黑,旁��而两岐,乱石如断圭,积伏

  • 左贡宗

    在今西藏左贡县西北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左贡宗。1960年改设左贡县,1967年由亚中迁驻汪达。“左贡”,藏语意为犏牛岗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左贡县城西北亚中。1960年撤销,改置左贡县。

  • 泉海省

    1933年11月由中华共和国 (福建人民政府) 置,省会在晋江县 (今福建泉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、仙游、德化、大田、安溪、同安、厦门等县市以南、以东地。同年12月改为兴泉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