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毕郢

毕郢

即程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。


即“程(1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叶挺指挥部旧址

    在今江西南昌市百花洲东湖旁第二中学内。为砖瓦结构工字形二层楼房。原是南昌心远中学校舍的一部分。南昌起义时,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指挥部设此。楼上为办公室、会议室和电话机房,楼下是军指挥部警卫部队驻地。

  • 鹿台 (臺)

    一名南单台。即今河南淇县治。殷纣王筑。后纣王死于此。《尚书·武成》: “散鹿台之财。” 《水经·淇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“武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。” 《史记·殷本纪》: 帝纣 “厚赋税以实鹿台

  • 竹屿山

    即今浙江岱山县岱山岛东之大、小竹屿岛。《清一统志·宁波府一》:竹屿山“在定海县西南海中。两山夹峙,上有丛竹”。

  • 多罗山

   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务川县:多罗山“其相接者有马鞍石岩,又西一里有山羊岩,皆高胜”。

  • 章洛山

    即洛通山。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什邡县: 章山 “又名章洛山,亦曰杨村山。上有风火二洞。《志》 云: 县北六十里有高境关,关外即章洛山也”。

  • 营山

    ①在今湖南道县西四十里,接广西灌阳县界。《清一统志 · 永州府一》: 营山 “层峦叠嶂,绵亘数十里,实为州之西屏。其中峰最高,营水出此”。②在今四川营山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39蓬州朗池县: 营山 “

  • 东华门

    今北京故宫东华门。明、清紫禁城之东门。

  • 柴葫寨

    明置柴葫寨巡司,属掖县。在今山东莱州市北五十里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裁。《清一统志》作 “柴胡寨”。

  • 天岳山

    即巴丘山。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:巴丘山“亦名天岳山,一名幕阜山”。

  • 彭衙

    一作卢。 又作彭戏。 春秋秦邑。 即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四十里南彭衙村、北彭衙村。《春秋》:文公二年 (前625),“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”。杜注: “冯翊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。” 即此。西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