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毋极县

毋极县

西汉置,属中山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无极县西二十五里新城。三国魏属中山郡。西晋废。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)复置,属中山郡。北齐废,寻复置,并移治今无极县,仍属中山郡。隋属博陵郡。唐属定州,万岁通天二年(697)改为无极县。


古县名。西汉置。治今河北省无极县西。属中山国。西晋废。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年)复置,治今县。属中山郡。后又省。北齐复置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属定州。武周万岁通天二年(697年)改无极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枥山

    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49万州武宁县:木枥山“在县(旧治在今武陵镇)东南十三里。山顶有池,冬夏可验其浅深,随大江水涨增减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7万州:木枥山“在武宁西十余里。《图经》云:昔

  • 大公府

    又作公爷府。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驻地锦山镇。清乾隆八年(1743)建公爷府于此。1948年喀喇沁右旗迁驻于此。1949年置喀喇沁旗。1956年设公爷府镇。1966年改名锦山镇,取锦绣河山之意。

  • 寒碧亭

    在今浙江东阳市南五里。唐宝历二年(826),县令于兴宗建。刘禹锡有 《答东阳于令寒碧亭诗并引》。唐宝历中建,在今浙江省东阳市南。刘禹锡有诗。

  • 三元县

    1940年由沙县、明溪、永安三县析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三元镇(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)。1956年与明溪县合并,改设三明县。因设治于三元镇,故名。旧县名。1940年析沙县、明溪、永安三县各一部置,治今

  • 又作小邾。西周封国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六里。《春秋》: 庄公五年 (前689),“郳犁来来朝”。杜注: “东海昌虑县东北有郳城。” 孔疏: “郳之上世出于邾国。《世本》 云: ‘邾颜居邾,肥徙郳。’ 宋

  • 同安县

    ①西晋太康三年(282)置,属晋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同安县。西晋末废。唐贞元十九年(803)析南安县南界置大同场。五代闽永隆元年(后晋天福四年,939)复置同安县,属泉州。元属泉州路。明、清属泉州府。1

  • 南布洲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1通州: 南布洲 “旧是淼然大海,其中涨沙,复为布洲场。今为金沙场”。

  • 沧水

    源出今湖南常德市南沧山,东北流至汉寿县西与浪山水合,称为沧浪水。《清一统志·常德府一》 “沧浪水”条引《府志》:“沧、浪二水合流出沧港入江。”

  • 天长海口

    亦作闷海口、胶海口。今越南北部太平省东南红河入海处。《元史·安南传》:至元二十五年(1288)征安南,“(陈)日烜及其子复走入海。镇南王以诸军追之,次天长海口,不知其所之,引兵还交趾城”。

  • 忘归台

    在今浙江缙云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忘归台“在缙云县东吏隐山,唐令李阳冰公暇游憇之所。有阳冰篆书《忘归台铭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