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陵溪

武陵溪

一名德圣泉。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武陵县 “枉水”条下: 武陵溪 “源出武山,流入沅水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昭君墓

   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、大黑河南岸。为西汉时远嫁匈奴单于和亲的王昭君之墓。墓体为覆斗形封土堆,高33米,由人工夯筑。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,墓前、墓顶各建有亭。墓草青青,树木参天。远望呈青黛色,故

  • 博陆城

   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南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洳水 “出北山,山在傂奚县故城东南,东南流径博陆故城北,又屈径其城东,世谓之平陆城,非也。汉武帝玺书封大司马霍光为侯国。文颖曰: 博大陆平,取其嘉名而无其县

  • 穿山场

   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七十六里柴桥镇穿山村。产海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定海县 “管界寨”条下: 有 “长山、穿山二盐课司”。清并长山入穿山。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东南穿山。元、明、清置盐课司于此。

  • 普济长官司

    明永乐二年 (1404) 改普济州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。清康熙四十九年 (1710) 改为普济州长官司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改普济州置,治今四川省米易县西北,属四川行都司

  • 阴平桥

    在今甘肃文县南门外白水江上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姜维传》:景耀六年(263),维表后主,“闻钟会治兵关中,欲规进取,宜并遣张翼、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、阴平桥头以防未然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白水“又

  • 草市镇

    即今江西萍乡市西南六十五里草市。明置巡司于此。(1)在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部,邻吉林省。面积152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满族占53%。镇人民政府驻草市,人口 1930。清时因卖草集市得名。1

  • 津州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6) 改江州置,治所在宜昌县 (今湖北宜昌县西北)。大业初废。

  • 杉岭

   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,与江西交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光泽县:杉岭在“县西北九十里,为福建、江西交界处。石山雄绝,蹊径仅容单车。置关其上,曰杉关”。又称大杉岭。在福建省西北部和江西省边境。属武夷山。东北—西

  • 范夫人城

    在今蒙古国南戈壁省古尔班赛汗山西部哈尔戛音达坂北。《汉书· 匈奴传》: 征和三年(前90) 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,与匈奴战于夫羊句山峡,“汉军乘胜追北,至范夫人城”。应劭注谓“本汉将筑此城,将亡,其妻

  • 金锁关

    ①一名向阳峡。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汾阳县: 金锁关 “岩崄插天,中断如辟,为汾水咽吭。汉、晋以来戍守处也。明初置巡司,寻废。隆庆初增筑关城,设兵防御,颇为严固”。②即今陕西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