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郎县
①唐永隆二年 (680) 置,为思唐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北一百四十里马练瑶族乡。后又为武郎郡治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为思明州治。五年 (972) 州废,属浔州。嘉祐二年 (1057) 省入平南县。
②唐置,属演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北部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唐永隆二年(68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寺堂。为思唐州治。北宋嘉祐二年(1057年)废入平南县。
①唐永隆二年 (680) 置,为思唐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北一百四十里马练瑶族乡。后又为武郎郡治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为思明州治。五年 (972) 州废,属浔州。嘉祐二年 (1057) 省入平南县。
②唐置,属演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北部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唐永隆二年(68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寺堂。为思唐州治。北宋嘉祐二年(1057年)废入平南县。
即今湖南汉寿县东北武口,接南县界。南宋李心传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70:南宋绍兴三年(1133),杨么农民军大破宋水师于阳武口,歼灭宋水师统制崔增、吴全所率官军,大获全胜。在今湖南省汉寿县东北西港附近
在今福建宁德市东三十里海中。《清一统志·福宁府》: 瑞峰 “秀拔万仞,与白鹤东西对峙。今县治向东,以此为案山”。
即今陕西商州市西北牧护关。《清一统志·商州》: 牧护关 “在州西一百二十里,与西安府蓝田县接界。或讹为模糊关。俗传古畜牧之地,有南北二关”。明置秦岭巡司于此。又称模糊关。在陕西省商州市西北、秦岭北侧,
明置,属石泉县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坝底羌族藏族乡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废。
明初置,在今江西临川市城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:守御抚州千户所“在府治东南。洪武初置卫,寻改为所”。
唐置,属云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南境。景龙二年 (708) 废入大牢县。
①在今江苏江宁县南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: 铜山 “在江宁县东南七十里,周回一十九里,高一百丈。昔人采铜于此,故名。《旧志》: 陈轩 《金陵集》 载: 鲍昭过铜山,掘黄精诗云: 铜山昼深沉,乳窦夜
金置,属长清县。在今山东齐河县西南。
即今河北平乡县西十四里油召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51平乡县图: 东北有油召村。
又名庆寿寺石窟。在今陕西彬县西二十里泾河南岸。建于唐贞观二年(628)。大佛窟平面呈半圆形,直径约21米,高30余米。大佛依山趺坐,高24米,两侧侍立二菩萨,各高5米,俗名“丈八佛”。窟壁雕大小佛及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