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遂津

武遂津

西晋、北魏时期易水 (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之瀑河) 流径武遂一段之俗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咸康六年 (340),前燕慕容皝率军袭击后赵石虎,“燕兵进破武遂津,入高阳,所至焚掠积聚,略三万余家而去”。


遂,又作隧。晋、魏时期易水(即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北瀑河)流经武遂县境的俗称。《水经注·易水》:易水“又东流南径武隧县南”,“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康六年(340年),前燕王慕容皝袭赵,赵幽州刺史石光拥兵数万,闭城不敢出。燕兵“进破武遂津”,入高阳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河山县

   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(497) 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叶县西北。二十二年 (498) 属鲁阳郡。隋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置,治今河南省叶县西北。属鲁阳郡,隋初属襄城郡。大业初废

  • 修岭

    又名梅岭。俗呼为秀岭。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建昌府广昌县 “血木岭” 条下: 修岭 “在县西南六十里,接宁都县界。《旧志》:县西南百二十里有梅岭,与赣州虔化县分界。盖即修岭矣”。

  • 荟福寺

    俗称东大庙。又名巴尔斯庙。清圣祖玄烨三女荣宪公主于康熙四十五年 (1706) 建,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 (驻地大坂镇)。占地7100平方米。初名巴尔斯 (虎) 庙,后改名荟福寺。原有建筑大门、前殿、后殿

  • 定番县

    1913年改定番州置,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41年改名惠水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定番州改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和平镇。1941年更名惠水县,以县境受涟水之惠得名。

  • 半个山

    又名罗左冲山。在今云南腾冲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9南甸宣抚司:半个山“在司北。《志》云:司置于腾越南半个山下,其山颠北恒有霜雪,南则烟瘴如蒸,盖天限华夷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腾越直隶厅》:罗左冲山“在厅

  • 草池堰镇

    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南草池镇。民国 《简阳县志》 卷2: 草池堰 “又名安草。……距城五十里( 《咸丰志》)。创建 (于) 清雍正三年”。

  • 文华殿

    在今北京市故宫东华门之内。明建。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)重建。前为门三间,后为主敬殿。清每年皇帝经筵典礼之处。由大学士、尚书、左都御史、侍郎、学士、詹事充任经筵讲官。

  • 平越驿

    明洪武间建,在今贵州福泉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平越府:“平越驿在府城内。”

  • 曲阳

    ①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四里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武灵王二十一年(前305),攻中山,“合军曲阳”。即此。秦置曲阳县。②战国魏地,在今河南济源市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昭王九年(前287),“秦拔我新

  • 钦风镇

    北宋置,属阳信县。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。古镇名。北宋置,在今山东省阳信县东南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“阳信县有钦风、西界二镇,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