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水

武水

①即今山东苍山县东南武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泰山郡南武阳: “冠石山,治水所出,南至下邳入泗。” 注: “应劭曰: ‘武水所出,南入泗。’”

②在今湖南衡阳县 (西渡镇) 西南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武水 “出钟武县西南表山,东流至钟武县故城南,而东北流至重安县注于承水”。

③亦作武溪水,即今湖南临武及广东乐昌、曲江、韶关等市县境之武江,为北江支流。《水经·溱水》: “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柏山,东南流右合溱水,乱流东南径临武县西,谓之武溪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: 武水 “在曲江县城西二十步。源出桂阳监平阳县界临武冈,流出郴州宜章县下,南流入乐昌县界。古名虎溪,唐改名为武溪。湍泷危峻,南流一百二十里入本县界,合浈水”。

④又名武亭水、杜水。即今陕西永寿县西武申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 作大横水。源出永寿县西北黑山,南流经乾县西,至武功县入渭。


(1)古称武溪、卢水。沅江支流。在湖南省西部。源出花垣县西南老人山。流经花垣、凤凰、吉首等县市到泸溪县城注入沅江。长145千米,流域面积 3574 平方千米。主要支流有万溶江、丹青河、司马河、沱江等。上游多山,河床落差大,富水力资源。建有拦河坝等水利工程。洞底至武溪镇可通航。(2)即“武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勒楚喀副都统

    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)置,属吉林将军。治所在阿勒楚喀城(今黑龙江省阿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拉林河以东、蚂蚁河以西、松花江中游以南地区。宣统元年(1909)改置阿城县。

  • 埤南

    一作卑南。为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即今台湾台东县。清光绪元年 (1875) 于此置卑南厅。又作卑南。本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即今台湾省台东县西北卑南乡。清光绪元年(1875年)于此置卑南厅。

  • 结安峒

    南宋置,属太平砦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结安。元升为结安州。南宋置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东北结安。元升为结安州。

  • 彭阳堡

    金改彭阳城置,属镇戎州。即今宁夏彭阳县。明置清平监于此。

  • 帝丘

   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二十里。春秋时为卫邑。《春秋》: 僖公三十一年 (前627),“卫迁于帝丘”。即此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七年 (前525),辛慎曰,“卫,颛顼之虚也。故为帝丘”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82引

  • 高寨山

   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天河县: 高寨山在 “县西二十里。旧县治在其下,其相近者曰北陵山,麓有水泉”。

  • 淡水

   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淡水镇。此港湾在明万历间已有 “淡水” 之称。《东西洋考》: 倭侵扰鸡笼、淡水。崇祯元年 (1628) 曾为西班牙人所据,筑圣多明哥城。14年后又为荷兰人取代。清称为沪尾,雍正二年

  • 故蜀别苑

    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。南宋陆游 《故蜀别苑》 载: “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,梅花至多,有两大树,夭娇若龙,相传谓之梅龙。” 明朝改称中园,园中改称梨树千株。张献忠驻军成都时改做御营。

  • 小江镇

    亦曰小港。在今湖南常德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龙阳县:小江镇在“县西北四十里。澧江支流为鼎水,此即鼎水入沅处”。明置小江口巡司。(1)在江西省信丰县南部。面积232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
  • 金水县

    ①唐武德元年 (618) 避李渊讳改金渊县置,属简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同兴场。宋乾德五年 (967) 为怀安军治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废。②唐贞观六年 (632) 置,属羁縻冉州。治所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