椹川镇
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遂溪县: 椹川镇 “在县东 (西) 南。有巡司。《志》 云: 元至元二十一年置于椹川村。明洪武二十三年迁于旧县治”。即今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。清康熙五年 (1666) 裁。九年 (1670) 复置,雍正十一年 (1733) 移驻东海之东山圩,仍旧名。
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遂溪县: 椹川镇 “在县东 (西) 南。有巡司。《志》 云: 元至元二十一年置于椹川村。明洪武二十三年迁于旧县治”。即今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。清康熙五年 (1666) 裁。九年 (1670) 复置,雍正十一年 (1733) 移驻东海之东山圩,仍旧名。
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北九十里黄练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贵县图: 西北有黄练墟。
亦作毕列河、毕哩河、毕噜河。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南碧流河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毕利河在“(盖州卫)城东南一百八十里”。其源有二:一出布务山;一出猫儿岭。南流经庄河市和瓦房店市之间,至普兰店市东南入海。
①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三十里崇义镇。四年 (621)废。②唐广德二年 (764) 置,为演州治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。后废。古县名。(1)唐广德二年(764年)
在今四川泸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泸州: 泸川水驿 “在州治东”。
在今山西永济市南。《水经·涑水注》:盐道山 “西则石壁千寻,东则磻溪万仞,方岭云回,奇峰霞举,孤标秀出,罩络群山之表,翠柏荫峰,清泉灌顶。郭景纯云: 世所谓鸯浆也”。
即元秃鲁兀、端州站。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西十三里旧城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“秃鲁”站。后废。
1913年由边北道改置,属四川省。治昌都县(今西藏昌都县)。辖境约当今西藏巴青、索县、比如、嘉黎、工布江达、林芝、墨脱以东(芒康县南盐井镇除外), 四川石渠、德格、白玉、德荣以西(巴塘县除外)地区。1
一作胡厢城。即今河南柘城县东北三十四里胡襄镇。《归德閤郡公纪统办归陈团练署太康县祝公事实略》: 咸丰三年 (1853) 六月,“往胡襄城拿大捻头刘凤翥、高凤舞等”。
在今广东和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定南县:岑冈在“县(治今老城镇)西二十五里,与龙南及广东和平县接境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岑冈“在定南厅西南,隔溪二十里,与广东和平县接界。旧为贼大薮,明
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平水江。源出今浙江绍兴县南龙头岗,北至绍兴市汇入浙东运河。《越绝书》 卷11: “赤堇之山,破而出锡; 若耶之溪,涸而出铜。” 唐李白 《采莲曲》: “若耶溪旁采莲女,笑隔荷花共人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