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梅李镇

梅李镇

又作梅里。北宋置,属常熟县。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北梅李镇。宋宝祐 《重修琴川志》 卷1: 梅李镇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《庆元志》 云: 吴越钱氏时遣二将梅世忠、李开山戍此。以防江北南唐之兵。居民依军成市,因取二将之姓以名其地,故云梅李市。元丰间始为镇”。


在江苏省常熟市北部,常浒河、盐铁塘两岸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8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梅李镇,人口 4500。 五代吴越王钱镠遣将梅世忠、李开山戍此防江,渐成集市,故称梅李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常熟县:梅李镇“五代钱氏有苏州,遣其将梅世忠、李开山屯兵于此,以防江镇,因以名”。1949年称梅李镇,属梅李区。1957年置为梅李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。1986年改置梅李镇。1999年珍门、赵市二镇并入。产棉花、稻、小麦等。有冶金、机械、轻工、化工、纺织、食品、工艺、建材等厂。虞浒、支王公路经此。古迹有聚沙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庄市

    即今浙江嵊县东北漳镇。清道光《嵊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北庄市“在县东六十里”。

  • 白塔寨

    北宋宣和中置,在今浙江仙居县西白塔镇。南宋嘉定十五年(1222)徙苍岭下,寻废。

  • 白坑

    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义熙九年(413),“河南王炽遣镇东将军昙达、平东将军王松寿将兵东击休官权小郎、吕破胡于白石川,大破之,虏其男女万余口,进据白石城。显亲休官权小成

  • 龙英州

    元升龙英洞置,属太平路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。明属太平府。1916年与全茗、茗盈二土州合并,改设龙茗县。元改龙英峒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西南龙茗。属太平路。辖境相当今天等县西南部分地区。

  • 陆区桥镇

    又名六墟桥镇。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陆区镇。明弘治《无锡县志》卷1:“陆墟市在县西四十七里富安乡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无锡县西有“六区桥镇”。

  • 夏州

    ①春秋楚地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。《左传》: 宣公十一年 (前598),楚庄王伐陈,“乡取一焉以归,谓之夏州”。《史记· 苏秦传》:苏秦说楚威王曰: 楚 “东有夏州”。《集解》: “车胤撰 《桓温

  • 南漪湖

    亦作南碕湖、南湖。在今安徽郎溪县西四十里,跨宣州市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: 建平县有南碕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4广德军: 南漪湖 “在建平,即桐水下流”。又称大南湖,简称南湖、漪湖。在安徽省东南部宣

  • 七泽

    古时对楚地诸湖泊的泛称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《子虚赋》曰:“臣闻楚有七泽,尝见其一,未睹其余也。”南朝宋颜延之《登巴陵城楼》诗:“三湘沦洞庭,七泽蔼荆牧。”古时对楚地诸湖泊的泛称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

  • 承天府

    ①明嘉靖十年 (1531) 改安陆州置,治所在钟祥县 (今湖北钟祥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、荆门、天门、仙桃、洪湖、潜江、当阳、京山等市县地。清顺治三年 (1646) 改为安陆府。②清顺治十八年 (1

  • 外黄

    又作黄。战国魏邑。即今河南民权县西北三十八里内黄集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齐宣王用孙子计,救赵击魏。魏遂大兴师,使庞涓将,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,过外黄。”即此。《战国策·宋卫策》 有《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