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梅关

梅关

古名横浦关、秦关。在今广东南雄县北、江西大庾县南大庾岭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6南安军: 梅关 “植柱揭名于庾岭,以分江、广之境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 梅关 “在大庾岭上。两岩壁立,道出其中,最为高险。或以为即秦之横浦关也。……唐、宋以来谓之梅关。明成化中,好事者更为岭南第一关”。


在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的梅岭上。古称秦关。相传汉武帝时,庾胜将军在梅岭上筑城镇守,故梅岭又名大庾岭。唐开元四年(716年),张九龄首倡在梅岭开辟通商之道,沟通赣、粤两省往来。北宋嘉祐八年(1063年),江西提刑、广东转运使蔡挺、蔡抗兄弟,代表两地共商扩修梅岭驿道,并于岭上设关,称梅关。人称“一步跨两省”、“一关隔断南北天”。梅关建关楼,楼两面嵌有巨石匾额,北题“南粤雄关”,南书“岭南第一关”。清康熙年间又于楼侧立一碑,高2.75米,宽1.21米,上书“梅岭”二大字,为南雄知府张凤翔题。关楼地势险要,清代南雄守官陈淮有诗云:“一径高盘积翠巅,雄关扼险锁南天。”是历史上南北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孔道和战争必夺关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岳

    古代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。即东岳泰山(在今山东泰安市北)、南岳衡山(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)、西岳华山(在今陕西华阴市南)、北岳恒山(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。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)、中岳嵩山(在今河南登封市北

  • 三寨堡

    在今广西忻城县东三寨村。明置三寨堡土巡司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三寨。明设巡检司。清废。

  • 鸡林国

    即新罗。在今朝鲜境。东汉时,新罗之始林有鸡怪,更名鸡林,因以鸡林为国号。《旧唐书·新罗国传》:龙朔三年(663),“诏以其国为鸡林州都督府,授法敏为鸡林州都督”。

  • 荣城

    南宋末建,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大竹县: 荣城 “在县东仙门里。四围险峻,高阜宽平。宋末保此以禦蒙古”。

  • 朗洞铺

    即今贵州榕江县北朗洞镇。清时有开泰县县丞驻此。民国改置县佐。“朗洞”系侗语音译,意为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。即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朗洞。清开泰县(今贵州黎平县)县丞驻此。

  • 蒲矶山

    一名蒲圻山。在今湖北蒲圻市西北赤壁山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陆水又东径蒲矶山北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66鄂州: 蒲矶山在 “嘉鱼县境。若湖若洲,皆以蒲矶名。盖蒲圻县初置于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

  • 高宛县

    西汉置,属千乘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。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 载: 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封丙倩为高宛侯。即此。东汉作“高菀县”,属乐安国。三国魏属乐安郡,作 “高苑县”。西晋属乐安国

  • 丫头沟镇

    在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三十五里雅图沟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承德府平泉州有“丫头沟”镇。即此。

  • 余吾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即今山西屯留县西北余吾镇。东汉建武七年(31)徙封栎阳侯景丹子尚为余吾侯于此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屯留县城西北余吾镇。属上党郡。东汉建武时改置余吾侯国。

  • 氶水

    一名承治水。即今山东枣庄市南峄城大沙河。《元和志》卷11承县:“县西北有承水。”源出山东枣庄市北车梢峪,曰沧浪渊。南流会许池水,东南流入运河。西汉置氶县以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