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桑阿镇

桑阿镇

即今山东冠县东桑阿镇。北宋于此置桑桥镇。清道光 《冠县志》 卷2 《镇堡》: “桑阿镇在县东三十五里。”


在山东省冠县东南隅。面积112.3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桑阿镇,人口2300。因植桑于高地得名。建国初为冠县三区。1958年2月建桑阿镇乡,同年3月改称桑阿镇公社。1962年公社改区为桑阿镇区,1971年复为公社,1984年建桑阿镇。2001年白塔集乡并入。马颊河、鸿雁渠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棉花、大豆、谷子等,盛产辣椒、苹果。畜牧业以家庭养牛、羊、猪、鸡为主。有食品加工、面粉、皮革、服装、制鞋、地毯、农修、榨油、建材、煤球等厂。京九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毛山县

    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析潘水县置,属潘州。治所在今广东茂名市东北。一说在今高州市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毛山县, 以毛山为名。”开元二年(714)改为潘水县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置

  • 黄屯镇

    即今安徽庐江县东南六十里黄屯乡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二》 “沙溪市” 条下: “又东南六十里为黄屯市。”在山东省兖州市境西南部。面积48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屯,人口1500。本村以

  • 彭错岭宗

    又称盆苏克灵。治所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彭错林。

  • 白洋河镇

    又称洋河镇。明置,属桃源县。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北六十里洋河镇。因白洋河为名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桃源县:“东有三义镇巡检司,崇祯末,移于县西之白洋河镇。”清设千总及宿迁县主簿驻此。以产名酒“洋河大曲”著称

  • 新和硕特旗

    又称扎萨克台吉旗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) 设,属青塞特奇勒图盟。驻牧地在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布尔根一带。古旧旗名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以新和硕特部置,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布尔根西北。

  • 广南县

    1913年废广南府,改附郭宝宁县为广南县,以府名为县名。后属云南蒙自道。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(1)在云南省东南部,北和东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。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798

  • 古龙关

    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兴国州:古龙关在“州西北三里。旧为屯戍处,元末多事,尝驻兵于此”。

  • 大铜山

   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北铜山乡。《寰宇记》卷123扬州江都县:“大铜山在县西七十二里。即《汉书》称吴王濞即山铸钱,此其处也。”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北、长江北岸。明隆庆《仪征县志》载:“大铜山在县西北二

  • 倚洋铁场

    北宋置,属永春县,即今福建大田县东南济阳镇。相近有矿山,产铁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泉州永春县有倚洋铁场。

  • 岭南东道

    唐方镇名。咸通三年 (862) 分岭南节度使东部地置,治所在广州 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区相当今广东 (除连州、连南瑶族自治县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外) 及海南省。乾宁二年 (895) 号清海军。唐方镇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