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桃花镇

桃花镇

①在今安徽肥西县东北十里桃花城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5庐州: 桃花城 “在合肥县南四十里”。

②在今湖北红安县东桃花乡。《清一统志 ·黄州府二》: 桃花镇 “在黄安县东三十里。宋、元时为孔道,旧有烟墩,每舍相望,遗址犹存”。


(1)古镇名。又作桃花店。即今湖北省红安县东南桃花店。宋、元时期为交通要道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河北省蔚县东北隅。面积202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桃花,人口8230。传古时盛开桃花,故名。明嘉靖年间设防守,隆庆年间置驿。1953年设镇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镇。地处小五台山北麓。产谷子、黍。桃花米闻名,曾为贡品。有地毯、食品加工厂及采矿业。109国道、下广公路经此。古迹有赵长城遗址。(2)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中部、桃花岛上。陆域面积41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公前,人口 1000。 镇以桃花岛得名。宋至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,属昌国县安期乡,后历称桃花庄、协和乡。1950年为桃花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7年置镇。经济以渔业为主,有水产冷冻、水产罐头等厂。特产“普陀佛茶”、“普陀水仙”。安期峰为舟山群岛最高峰,峰南侧有圣岩寺和千步金沙,为省级风景名胜区。客轮通市区和沈家门镇。(3)在安徽省肥西县东部、大蜀山南麓,东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。面积44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桃花城,人口480。清嘉庆《合肥志·古迹志》云:“国朝赠兵部尚书龚学肃墓,在城南桃花城。”因故有牧鸭人插杆变成桃树得名。1955年肥西县创办第一个农业社,取名“肥光”,意即“肥西之光荣”。1958年改肥光公社,1983年复乡。1992年长安乡并入仍称肥光乡,1997年撤乡设桃花镇。地处江淮丘陵、江淮分水岭南侧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花生。有粮油加工、水泥预制件、农机汽车修配等厂。合九、宁西铁路和合安、上长公路经此。(4)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西南部。面积17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桃花路。境内清以来广植桃林,因桃花得名。1949年设桃花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2000年置镇。2001年象湖乡并入。产蔬菜、淡水鱼。有化工、医药、印刷、纺织、橡塑制品等厂。洪城大市场、南昌高等专科学校设此。105、316、320国道经此,通公共汽车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涧壁镇

    即谏壁镇。今江苏镇江市东南谏壁镇。宋马令 《南唐书·卢绛传》: 绛 “入金陵,诣后主上书,陈京口至涧壁要冲之地,宜立栅屯戍”。

  • 塞西口

    即云内口。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里。明初置塞西巡司于此。为戍守要地。

  • 杨塘安抚司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中甸县南部的小中甸。“杨塘”即藏语“洋塘”,意为第二块坝子。嘉靖元年(1522)改属永昌军民府。后废。

  • 福缘

    亦作禄缘。在今广东新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新兴县 “立将镇” 条内: “福缘巡司在县南三十里。洪武元年置,十五年废。”

  • 丁山镇

    即鼎山镇。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里丁蜀镇。今与蜀山、汤渡二镇合并为丁蜀镇。以生产紫砂茶具著称于世。在重庆市綦江县西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1.0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丁山场,人口3000。以境内丁山坝

  • 宁山卫

    明洪武十一年(1378)置,属河南都司。寻改属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即今山西晋城市。后废。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改宁山所置,治今山西省晋城市。属河南都司,寻改隶后军都督府。后废。

  • 寺庄镇

    即今山西高平县北寺庄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寺庄镇“在高平县北二十里……有堡”。在山西省高平市北部。面积132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寺庄,人口 3560。因村东有清凉寺得名。1949年

  • 米坪长官司

    元置,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东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东北。属顺元宣抚司。后废。

  • 虾蟆圩镇

    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三十二里曲霞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泰兴县东南有 “虾蟆圩”。1949年改名曲霞镇。

  • 赵平郡

    十六国后赵建武十年 (344) 置,治所在鹑觚县 (今甘肃灵台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灵台县地。西魏大统中移治今灵台县。北周废。北魏时置,治鹑觚县(今甘肃泾川县东南)。属泾州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泾川、灵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