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岩
又称桃花洞。在今湖北安陆市西三十里白兆山太白峰西麓。唐李白有 《安陆白兆山桃花崖寄刘侍御绾》 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7德安府: 桃花岩 “在白兆山,即太白读书之处。蔡确诗云: 閒说桃花岩石畔,读书曾有谪仙人”。
又称桃花洞。在今湖北安陆市西三十里白兆山太白峰西麓。唐李白有 《安陆白兆山桃花崖寄刘侍御绾》 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7德安府: 桃花岩 “在白兆山,即太白读书之处。蔡确诗云: 閒说桃花岩石畔,读书曾有谪仙人”。
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衡山县: “黄华驿在县东五十五里。”
北宋置,属安德县。在今山东临邑县西北。
西汉置,属鲁国。治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四十二里卞桥。三国魏属鲁郡。西晋属鲁国。北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汉以卞邑置,治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南。属鲁国。三国魏属鲁郡。北魏废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岭县置,属缘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一百里郁江南岸。大业初属郁林郡。唐属横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岭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
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大崮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“黑龙寨”条:县东北有大崮寨。
春秋越地。在今浙江诸暨市南二十四里句乘山。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句践之地,南至句无。”韦昭注:“今诸暨有句无亭是也。”即此。
在今四川中江县。产井盐。民国设场知事。后废。
①在今山西榆社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榆社县: “顶山在县西北八十里,峰峦特起,冠于群山。”②在今江西寻乌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长宁县: 顶山在 “县东南五十里,接闽广之交。双峰耸翠,
即今贵州荔波县。旧置土巡检。清乾隆二年 (1737) 荔波县迁治于此。
亦作特恳河。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(库页岛) 西北部。清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库页岛西海岸有 “特恳河”,河口为特恳噶山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23: 特肯河 “出阿当吉山西麓,西流径特肯噶珊北入海。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