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洪坝
亦作陶洪坝。在今四川叙永县南。《明史·侯良柱传》: 崇祯二年 (1629),“总督朱燮元遣贵州总兵许成名复赤水卫,(奢) 崇明、(安) 邦彦以十余万众来争。成名还永宁,贼追之锐甚。良柱偕监军副使刘可训出战小却,成名等来援,贼乃据五峰山桃洪坝”。即此。
亦作陶洪坝。在今四川叙永县南。《明史·侯良柱传》: 崇祯二年 (1629),“总督朱燮元遣贵州总兵许成名复赤水卫,(奢) 崇明、(安) 邦彦以十余万众来争。成名还永宁,贼追之锐甚。良柱偕监军副使刘可训出战小却,成名等来援,贼乃据五峰山桃洪坝”。即此。
又称他虎城。在今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西北一百里八郎乡上台子北,西北距大安县城二十里。辽为长春州治所。“塔虎”,蒙古语意为 “胖头”,因城周围泡沼过去盛产胖头鱼而得名。
金华江支流。一名南溪。在今浙江永康市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婺州永康、武义二县俱有“永康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武义县:永康溪“自永康县流入,又县本永康地,因名……北入金华县界而为南溪”。
即今贵州兴义市东北六十里顶效镇。清有把总驻防。
在今河北雄县东。《史记·惠景间侯者年表》:孝景时“亚谷,以匈奴东胡王降,故燕王卢绾子侯”。即此。
在今山东曹县东北三十六里梁堌堆村。村北有龙山文化遗址。遗址现高5米,面积约2500平方米。即 《诗经·商颂》 所称之景山,《史记集解》 称之为景亳,以为是 “汤所盟地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臣瓒曰,
在今四川涪陵市南。民国《涪陵县续修涪州志》卷1:八挂岩在“州南百里。岩壁有天然八卦。又名宋师岩。明司谏刘习易于此。被刑之日,岩崩见图”。
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拿口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邵武县:大拿溪在“府东八十里。源出建阳县界,东北(南)流,至拏口,亦曰拏口水。诸溪涧水皆流合焉……流入紫云溪”。
①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北二十里古城集。西晋属顿丘郡。北齐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属晋熙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枞阳县北。南朝梁属枞阳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古县名。(1)西汉元鼎五年(前112年
即游顿街。今江西临川市南四十里油顿。
在今江苏溧阳市北三十里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9: 泾渎 “水自金坛县界来,入长塘湖。《镇江志》 谓: 晋、宋旧有此渎,隋大业初县令达奚明又加疏决”。《清一统志· 镇江府一》: 泾渎,“ 《新志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