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栾城县

栾城县

东汉改关县置,属常山国。治所在今河北赵县西北十五里南轮城。三国魏废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 复置,移治今栾城县西二里,属赵郡。北齐又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复置,属栾州,大业初属赵郡。唐天祐二年 (905) 改为栾氏县,属镇州。五代唐复名栾城县。宋属真定府。元属真定路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移治今栾城县,属真定府。清属正定府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西部偏南。属石家庄市。面积350.6平方千米。人口31.9万。辖5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栾城镇。因春秋晋侯栾宾封其子栾书食采邑于此,故名。清同治《栾城县志》:“栾城以栾武子肇封而得名。”西汉置关县,治今栾城镇北十里铺,属常山郡。东汉章和元年(87年)省关县,置栾城县。东汉末省入平棘县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复置栾城县,治今栾城镇西焦家庄东,属赵郡。北齐省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复置,属栾州。唐初属赵州,大历三年(768年)改属恒州,天祐二年(905年)改名栾氏县,属镇州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复名栾城县。北宋庆历八年(1048年)属真定府。元初属赵州,后属真定路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徙治今址,属真定府。清属正定府。1914年属保定道,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—1948年分属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。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。1958年并入藁城县,1962年复置栾城县。1968年属石家庄地区,1986年改属石家庄市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和冀中平原连接区,地势西边略高。洨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谷子。为省粮棉生产基地县和全国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试验基地。有化工、建材、机械、纺织、食品、制药等工业。京广铁路、京珠高速公路及107、308国道等经此。古迹有春秋栾武子、西汉柴武、唐苏味道墓。韩家庄为元末红巾军起义首领韩山童、韩林儿父子故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谷罗县

    西汉置,属西河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。一说在准格尔西北纳林乡境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南古城渠。属西河郡。东汉初废。

  • 广午山

   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北九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普安州:广午山“林木郁茂,下有小溪流入山穴”。

  • 夹仓镇

    在今山东日照市南夹仓。明、清设巡司于此。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日照市南夹仓。有石城。明洪武初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渡船铺

    亦名宋江渡。即今四川兴文县 (中城镇)。《明史·程信传》: 成化三年 (1467),戎县山都掌族反,分兵征讨,“巡抚四川都御史汪浩、参将宰用由渡船铺”。即此。

  • 托里布拉克

    即今新疆区托里县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2塔尔巴哈台:雅玛图台“至沙喇瑚鲁素台一百二十里。中有托里布拉克腰台”。

  • 朱家城

    即今吉林德惠市西南朱城子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:长春府东北“一百一十里朱家城子镇。分防照磨厅驻此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春府:“朱家城照磨,光绪十六年由农安徙。”

  • 照壁山

    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贵阳府 “贵山” 条下: “照壁山在府东北里许。以岩石屹立而名。”

  • 打宝坡

    在今贵州岑巩县南。明嘉靖《贵州通志》卷16思州府:打宝坡“石可凿用”。

  • 楼子台 (臺) 山

    在今山西中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宁乡县: 楼子台山在 “县东南三十里。山势危耸,状若层楼,因名。其顶有刘公洞”。

  • 斜谷道

    又作斜谷。褒斜道之斜谷段。在今陕西眉县西南。《后汉书· 刘焉传》: 刘焉据益州,“任(张)鲁以为督义司马,分别部司马张修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,断绝斜谷”。《三国志· 蜀书 ·诸葛亮传》: 建兴六年 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