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云 (雲) 观
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紫峰下。本法兴寺,元改名栖云观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115引 《云山集》: “盘山紫峰之下,爽垲明秀,号曰中盘。时膺隆兴,崇奉道教,栖霞长春真人应召来燕。门下有栖云子飞舄择地,其徒张志格等搜及此山,遂营卜筑。丙戌春,请长春真人建醮,因题其额曰栖云观。” 后改名少林寺。
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紫峰下。本法兴寺,元改名栖云观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115引 《云山集》: “盘山紫峰之下,爽垲明秀,号曰中盘。时膺隆兴,崇奉道教,栖霞长春真人应召来燕。门下有栖云子飞舄择地,其徒张志格等搜及此山,遂营卜筑。丙戌春,请长春真人建醮,因题其额曰栖云观。” 后改名少林寺。
在今新疆且末县南。北宋时地属于阗国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境。北宋时地属于阗国。
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西晋永嘉三年(309),“刘琨遣护军黄秀等救壶关,勒败秀于白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长治县:白田原“白田一作封田”。又作封田。在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北。西晋永嘉二年
即今甘肃永登县东北坪城乡。清置驿,后废。
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岷山即渎山也,水曰渎水矣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46嘉定府: 渎江“岷江也。《禹贡》: 岷山导江入于海。凡以入海,《书》 者惟渎为然”。
西周初封国,称为巴子国。春秋时,与楚、邓等国交往甚密,向川东发展。战国时,巴国亦称王。都江州(今四川重庆市)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“其地东至鱼复,西至僰道,北接汉中,南极黔、涪。”鱼复在今奉节
在今江西彭泽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彭泽县“峨眉洲” 条下: “县北有雁来洲,明初安庆赵双刀夜泊,得陈友谅雁伪书,因而误斩于此。”
即后平关。在今湖南张家界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永定卫:那平关“在(大庸)所境。《志》云,所有那平、边岩下、青鱼滩三关,旧皆为戍守处”。
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南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,西对橘洲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三年 (950),“马希广遣刘彦瑫召水军指挥使许可琼帅战舰五百艘屯城北津,属于南津”。
今越南河内市。明交州府附郭县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宣德元年(1426)王通计黎利,“一战而败,心胆皆丧,举动乖张,不奉朝命,擅割清化以南地予贼,尽撤官吏军民还东关”。
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十五里。正统三年 (1438) 改属贵州宣慰司。后属定番州。清乾隆年间裁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