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柴市

柴市

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。元为柴市。《京师坊巷志稿》 卷上: 府学胡同 “其地元之禁市也。……元王恽 《中堂事纪》: 至元十六年,帅臣张宏范执文天祥至大都囚之,上屡欲赦出相之,不从。十九年十二月初九,戮于燕南城柴市”。一说即明清时代邢场所在菜市口。


南宋大臣文天祥就义处。其地一说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,一说在今宣武门迤南及广安门内外一带。按元代王恽《玉堂嘉话》“戮于燕南城柴市”之说,当以后说为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南镇

    即今广东三水县驻地西南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顺治十四年(1657)裁。嘉庆十七年(1812)移县丞驻此。1945年三水县由河口镇移此。(1)古镇名。在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于此置

  • 庐山

    ①亦名东庐山。即今江苏溧水县东二十里东芦山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溧水县有庐山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南宋乾道年间,建康守臣张孝祥言:“秦淮水三源,一自华山由句容,一自庐山由溧水,一自溧水由赤山湖,至府城东

  • 丹霞山

    ①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麻姑山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南城县“麻姑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麻姑西七里有丹霞山,道书第十福地。亦曰丹霞洞,其旁为出云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建昌府一》 “麻姑山”条下:丹霞山“绝

  • 石鼻山

    一名石簰山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3峡州:石鼻山“《夷陵志》云,后周移峡州州治于此。其山隔大江五百余仞,广袤二十里,下临江流,中有石横六七十丈,如簰筏然,相传但为石簰,遂泯石鼻山之称”。

  • 耒水

    湘江支流。源出今湖南桂东县境,流经汝城、资兴、郴县、永兴、耒阳、衡南等县市,至衡阳市东入湘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桂阳郡郴县:“耒山,耒水所出。”《水经》:“耒水出桂阳郴县南山,又北过其县之西,又北过便

  • 上帐湖

    即今湖北天门市东南华严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景陵县:上帐湖“在县南七十里。《志》云,东南去州百八十里。有河泊所”。

  • 隆龛山

    亦作崇龛山、明月山。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境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崇龛县: “隆龛山在县西三里。” 隆龛县以此名。

  • 莲江口

    即今黑龙江汤原县东北莲江口镇。为鹤岗铁路的起点站。

  • 玉泉井

    一名玉井。在今云南大理市东,凤仪镇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引元杨庭《记》:“世祖南征驻跸于此,军士渴甚,世祖祷祖,以剑插地,清流涌出,因建亭于其上。”

  • 文安驿

    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延川县:文安驿“为延绥往来之通道”。北魏时为文安郡、文安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