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场镇
北宋置,属什邡县。即今四川什邡县西北五十里洛水镇。
在四川省丹棱县东南部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场,人口370。以驻地杨场得名。1951年为杨场乡,1958年为杨何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2年何场乡的五村并入设杨场镇。有农机、机砖、酿造、玻璃钢等厂。为夹江、洪雅、丹棱等乡镇农贸集散地。丹夹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可朋故居、李墓地、竹林寺诗文石刻等。
北宋置,属什邡县。即今四川什邡县西北五十里洛水镇。
在四川省丹棱县东南部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场,人口370。以驻地杨场得名。1951年为杨场乡,1958年为杨何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2年何场乡的五村并入设杨场镇。有农机、机砖、酿造、玻璃钢等厂。为夹江、洪雅、丹棱等乡镇农贸集散地。丹夹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可朋故居、李墓地、竹林寺诗文石刻等。
北宋置,属清湘县。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。
①在今浙江龙泉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龙泉县:石马山“在县北五十里。峰峦秀耸,为群山冠。旁有洞穴,凡数十处”。②在今广东龙门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一》:石马山“在龙门县北八十里。县境诸山,此为最高。
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属羁縻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。后废。唐贞观初以党项部落置,在今四川省若尔盖县西境,后地入吐蕃,侨治庆州(州治安化县,今甘肃庆城县)界。寻废。
①十六国石赵改中丘郡置,治所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十里。北魏省入柏人县。②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(441) 置,属赵兴郡。当在今甘肃宁县、正宁二县境。北周废。
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石耶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耶洞长官司:巴惯山在“司治南一里。山崖多板石,土人呼板石为巴惯也。又南一里有石崖”。
即茄子洲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中。又名茄子洲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长江中。东晋咸和三年(328年)苏峻之乱,郗鉴率众从广陵渡江,与陶侃会合于此。
1948年析合肥县西部置,治所在今安徽肥西县西南双河镇。1949年移治今肥西县 (上派河镇)。在安徽省中部、巢湖西岸。属合肥市。面积 2123 平方千米。人口96.5万。辖12镇、1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
即兴国江。今江西兴国县东潋江水。
亦名弥末、弥秣贺。古昭武诸国之一。都城在钵息德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一百四十里喷赤干古城,一说在米马巴札尔)。《隋书·西域传》:米国“其城主姓昭武,康国王之支庶,字闭拙。都城方二里,胜兵数百人”
即今贵州正安县南米粮乡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 “牛角巷铺”条下:又有“米粮渡铺”等, 皆戍守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