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瓦窑镇
即今河北冀州市东南李瓦窑乡。民国《冀县志》县图:东南有李瓦窑。
即今河北冀州市东南李瓦窑乡。民国《冀县志》县图:东南有李瓦窑。
为图们江北源。在今吉林和龙市西南。民国魏声龢《鸡林旧闻录》:“光绪十一年,我国遂会勘,始得勘明图们江之源:正源红丹水,北源红土山水,南源西豆水(西豆在韩境。其实北源乃石乙水,红土山水,又石乙水之北源,
即今云南盈江县西南五十里芒允街。傣语“芒” 为村,“允” 为城,意即似城一样的大村。清光绪元年 (1875) 正月十七日,边民击杀英国侵略军翻译官马嘉理于此。
①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林县:鸡冠寨“元至正中避兵处”。②在今广东韶关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韶州府曲江县:鸡冠寨在“府北十里”。③在今四川兴文县南。明都掌蛮依阻之地。《方舆纪
①在今山西吉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0平阳府:乌仁关“在吉州西七十里,临黄河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②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八十里,下临黄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汾川县“有乌仁关”。
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南马口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4南康府建昌县:西南有马路口。
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后属羁縻穹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、红原县境。后废。
即今伊朗德黑兰市南卡泽龙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可咱隆”。
十六国前秦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枝阳县(今甘肃永登县东南庄浪河东岸)。北魏废。
①西魏置,属南汾州。治所在龙门县(今山西河津市东南)。北周属绛州。隋开皇初废。②隋义宁二年(618)改平武郡置,治所在江油县(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旧州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青川、江油二县市部分地
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大藤峡。《明史·王守仁传》: 嘉靖年间,率军镇压断藤峡瑶民起义,“断藤峡瑶 ‘贼’,上连八寨,下通仙台、花相诸洞蛮,盘亘三百余里。……伺 ‘贼’ 不备,进破牛肠、六寺等十余寨,峡 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