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市坝镇
即今四川江津市南李市镇。清光绪《江津县志》卷2:李市场“距城九十里。烟火千余家,陆市此为第一”。
即今四川江津市南李市镇。清光绪《江津县志》卷2:李市场“距城九十里。烟火千余家,陆市此为第一”。
西汉置,为泰山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三十八里故县村。《水经· 汶水注》: “汉武帝元封元年立,以奉泰山之祀”,故名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 元和二年 (85) 二月,幸泰山,“进幸奉高”。即此。北魏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太平岛东6海里。为一圆形沙岛。沙洲长约500米,宽约300米,面积约0.09平方公里。中国渔民向称马东、黄山马东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沙岛。1947年改名敦谦沙洲,为纪念1
在今河北新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新城县: 南里河在 “县东北二十里。《志》 云: 琉璃河支流也,与顺天府良乡县接界”。
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广兴镇,东接中江县界。嘉庆《金堂县志》卷2:广兴场“俗名广元寺,去城一百八十里”。《清史稿·毛大瀛传》:嘉庆五年(1800),白莲教张子总部“由金堂之广元寺肆行焚掠,及简州境”。
亦作蜚悠城、费优城、西步江、高力城。即今吉林珲春市西南 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(裴优古城)。一说为珲春市北古城。《清一统志· 吉林》“打牲乌拉城” 条内: 丁未年 (1607),“瓦尔喀部斐优城长策穆特赫
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“毛城集在砀山县东三十里。”
①即今福建平和县西南大峰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平和县“三平山”条下:“又大峰山,亦在县东南,县之镇山也。一名大峰崎山。高峻巉岩,石峰凡十有七, 自山麓至巅,可五十余里。登陟一望,远近城邑悉在目前。商舶
北魏神䴥元年 (428) 改南太平郡置,属同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县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新绛、曲沃等地。太和十八年 (494) 改为正平县。
明置,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南五十里黑河东岸。《皇明职方地图》中卷甘肃边镇图有龙首壁。
一名山。 又名龙头山。 在今湖南江永县东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永明县: 限山,“ 《志》 云:自都庞岭分支三十里,过县治后,东南隔潇水,若城墉之限。往时路沿山下,寻圮于江。江溢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