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山
①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四十里小鸡山。《清一统志·松江府一》 引《府志》云:机山“在横云山后,南北相望,以晋陆机得名。下有平原村,亦以机为平原内史也”。
②亦名玲珑岩。在今广东始兴县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37南雄州:玲珑岩“在始兴县南。石峰平地拔立。有石室虚旷,葛仙尝炼丹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始兴县:机山“在县南十里。一名玲珑岩。平地石峰屹立,有二石室,高大如屋,窍户相通。《志》云:山有下三岩,上三岩,皆绝胜”。
①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四十里小鸡山。《清一统志·松江府一》 引《府志》云:机山“在横云山后,南北相望,以晋陆机得名。下有平原村,亦以机为平原内史也”。
②亦名玲珑岩。在今广东始兴县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37南雄州:玲珑岩“在始兴县南。石峰平地拔立。有石室虚旷,葛仙尝炼丹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始兴县:机山“在县南十里。一名玲珑岩。平地石峰屹立,有二石室,高大如屋,窍户相通。《志》云:山有下三岩,上三岩,皆绝胜”。
旧时西藏的别称。西藏旧分阿里、藏(后藏)、卫(前藏)和康(一作喀木)四部,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,元、明译为乌思藏,清译为卫藏。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。旧时西藏地区的别称。西藏旧分阿里、藏(后藏)
在今江苏溧阳市溧水上。《吴越春秋》卷4:子胥伐楚师还,“过溧阳濑水之上,乃长太息曰:‘吾尝饥于此,乞食于一女子,女子饲我,遂投水而亡。’将欲报以百金而不知其家,乃投金水中而去”。后人称之为“投金濑”。
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五十里东清河畔黄土塘村。明弘治 《无锡县志》 卷2: “东: 六十都有黄土。” 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东北有 “黄土塘镇”。
即今辽宁法库县东北三十里柏家沟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开原县图: 西南有柏家沟。在辽宁省法库县东北部。面积144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柏家沟,人口 5900。镇区附近沟内生
①西山诸峰之一。在今北京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天府:仰山在“府西七十里, 峰峦拱峙,中有平顶如莲花心,旁列五峰。金主璟尝游此”。②一名莲花山。在今安徽休宁县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一》:仰山“
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。南宋陆游 《故蜀别苑》 载: “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,梅花至多,有两大树,夭娇若龙,相传谓之梅龙。” 明朝改称中园,园中改称梨树千株。张献忠驻军成都时改做御营。
①即沉犀郡城。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74犍为县:“后周保定三年于沉犀山下置沉犀州。《益州地理志》云:昔有犀牛渡江到此山而沉,故以为名。至隋开皇三年废沉犀州于大鹿山下置犍为县。”②在今四
即阇婆国。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下》:“诃陵,亦曰社婆,曰阇婆,在南海中。”
在今云南鹤庆县南五十里松桂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鹤庆军民府: 松桂台 “明初傅友德征佛光砦,常屯兵于此”。
在今陕西旬邑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三水县: 官家洞 “峭壁三百尺,下临汃水,高下各数十窟,可容数百人。中有二井,盖避兵之险绝者,沿川上下数十里,处处有之,惟官家洞为最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