朶甘仓溏招讨司
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朶甘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境。后废。
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朶甘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境。后废。
①亦曰雷塘。在今江苏扬州市北十里。《汉书·景十三王传》: 江都王建 “游雷波”。颜师古注:“波读为陂。雷陂,陂名。” 《新唐书·杜佑传》: 佑为淮南节度使,“决雷陂以广灌溉,斥海濒弃地为田,积米至五十
西汉元封五年 (前106) 置,为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辖境相当今宁夏青铜峡市以下至晋、陕间壶口之黄河两岸地区,北括阴山南北,南迄陕西宜川、至甘肃宁县一线。东汉建武十一年 (35) 省入并州。汉武帝置。辖区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,唐通化门外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历二年 (767),“鱼朝恩奏以先所赐庄为章敬寺,以资章敬太后冥福。于是穷壮极丽,尽都市之财不足用,奏毁曲江及华清宫馆以给之,费逾万亿”。在今陕西省西
在今浙江温州市北瓯江中江心屿上。唐咸通年间建。历代多有毁建。今寺系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)重建。
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二年 (前 (520),六月 “丁已,葬景王。王子朝因旧官、百工之丧职秩者与灵、景之族以作乱,帅郊、要、饯之甲,以逐刘子”。古邑名。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
即今山东昌邑县南七十里北孟乡。清乾隆《昌邑县志》卷2有北孟集。因地处孟山之北,故名。1945年为昌南县人民政府驻地。
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松花江支流牡丹江。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: “天宝末,钦茂徙上京,直旧国三百里,忽汗河之东。”古水名。即今吉林、黑龙江两省境内的牡丹江。忽汗河为唐时称呼。
在今山西襄汾县东北。《魏书·太祖记》:北魏天兴五年 (402),“诏并州诸军积谷于平阳之乾壁”,以备后秦。“姚兴遣其弟安北将军、义阳公平率众四万来侵,平阳乾壁为平所陷”。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北襄陵镇东南
又名玉冠山。在今贵州清镇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: 香炉岭 “山峰陡峻,形如古鼎,因名。
东晋义熙七年 (411) 置,属海陵郡。治所即今江苏如皋市东南白蒲镇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东晋义熙中置,治今江苏省如皋市东南。属海陵郡。北周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