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本溪市

本溪市

1939年伪满由本溪县析置本溪湖市,治本溪湖(今辽宁本溪市)。抗战胜利后改名本溪市。1947年撤销,并入本溪县。1948年解放后复设本溪市,1949年4月升为中央直辖市。1954年划属辽宁省,降为省辖市。


在辽宁省东部。面积 8434.4 平方千米(市辖区 1142.5 平方千米)。人口156.6万(市辖区96.3万)。辖平山、溪湖、明山、南芬4区和桓仁、本溪2满族自治县。市人民政府驻平山区。本溪一名源于本溪湖,清雍正年间,称杯犀湖,后改名本溪湖。据清乾隆《重修观音寺碑记》载:“盛京(今沈阳)城南百里之外,有本溪湖。”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析辽阳州、兴京、凤凰厅各一部置本溪县,属奉天府。1914年属奉天省东边道。1929年属辽宁省。1939年由本溪县析设本溪湖市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,本溪市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。1946年本溪、桓仁两县为国民党军队占领。1948年重获解放,建立本溪市和本溪县人民政府。1949年本溪市升为中央直辖市,属东北行政区领导。1952年本溪县撤销,并入本溪市。1954年为辽宁省辖市(地级)。1956年复设本溪县。1959年桓仁县改为本溪市辖。1966年桓仁县改为丹东市辖。1968年桓仁县复属本溪市。1989年桓仁、本溪二县改设满族自治县。地处辽宁东部山区,地势东部、中部较高,西部、南部较低。境内山高林密,有辽宁屋脊之称,为辽宁主要林区之一。河流有太子河、浑江、草河、细河、富尔江、雅河等。属中温带湿润气候。市郊农产玉米、稻、大豆、高粱等。有人参、黄芪、天麻等药材。矿产以煤、铁和有色金属为主,非金属矿有石灰石、黏土、石棉等。工业生产以钢铁、煤炭为主体,还有建材、机械、化工、电子等。有沈丹、辽本、本田铁路和沈本高速公路,201、304国道,沈环、本通、桦本公路。名胜古迹有庙后山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、明长城、东北道教创始地八宝云光洞、汤沟温泉、本溪湖、本溪水洞等,其中本溪水洞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看花宫

   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看花宫。1940年陕甘宁边区新正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阳府山

   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3饶州:阳府山“冬无积雪,凡物皆早”,故名。

  • 龙岗集

   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北龙岗乡。明嘉靖《临朐县志》:龙岗集“在县东北三十里”。因地处双龙山北麓土岗而得名。

  • 陉城

    又称陉庭、汾陉。在今山西曲沃县东北。《史记·白起传》:秦昭王四十三年(前264),“白起攻韩陉城,拔五城,斩首五万”。即此。又《韩世家》作“秦拔我陉城汾旁”,《范睢传》作“秦攻韩汾陉,拔之”。盖陉城在

  • 极角

   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东海岛东部东简镇南极角村。清时设千总驻此。在今广东省湛江市东南东海岛东南角。清时设有千总防守。

  • 白撒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置,属赤水卫。治所在今四川古蔺县南白沙乡。后废。在白沙场西有明千户所旧城遗址。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置,治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北。属赤水卫。清废。

  • 东横山

    在今浙江天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天台县:东横山“在县东十里,天台山足也,俗名覆船山。其上坦夷可三十顷”。

  • 陕甘宁省

    1936年6月革命根据地改陕甘省置,省府驻环县北河连湾。10月辖区向甘肃、宁夏省境扩展,有华池、曲子、环县、固北、预旺、预海、安边、定边、盐池、赤安、赤庆十一县。1937年初省府迁驻曲子镇 (今甘肃环

  • 新开岭关

    明置,属迁安县。为长城关口之一。在今河北迁安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新开岭关,“擦牙子东第二关口也”。

  • 桃洪镇

    即今湖南隆回县治。原为邵阳县地,名桃花坪。1942年设桃洪镇。1949年隆回县迁治于此。在湖南省隆回县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97.4平方千米。人口8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桃浦,人口3万。又名桃花坪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