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普宁县

普宁县

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怀仁县置,为怀仁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仁寿县。

②隋开皇十九年 (599) 改奉化县置,属藤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容县。大业初属永平郡。唐属容州,元和中为容州治。元为容州路治,后为容州治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并入容州。

③明万历十年 (1582) 改普安县置,属潮州府。治所在今广东普宁市北。十四年 (1586) 移治今普宁市东北洪阳镇。清顺治 《潮州府志》 卷1: 取 “普遍宁谧之义”。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49年迁治流沙镇 (即今普宁市)。1993年改设普宁市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魏置,治所在今四川省仁寿县东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仁寿县。(2)隋开皇十九年(599年)改奉化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,属藤州。唐元和中为容州治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省入容州。(2)古旧县名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改普安县置,治今广东省普宁市北洪阳镇,属潮州府。后迁黄坑。1952年迁治流河镇。1993年撤销,改设普宁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颍州驿

    在今安徽阜阳市东门外。明正德 《颍州志》 卷2: 颍州驿“旧驿在三里湾,洪武中河水沦决徙今所”。

  • 元潭镇

    即今四川南江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元潭乡。清道光《南江县志》上卷:元潭铺“在县南”。

  • 平县

    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)置,为侯国,属河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老城东黄河南岸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孟津县东。属河南郡。东汉废。

  • 金川门

    明南京城门名。在今江苏南京城北,钟阜门之西。因靠近金川河出城口而得名。此门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。

  • 宜春水

    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红崖子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湟水又东,左合宜春水。水出东北宜春溪,西南流至安夷城,南入湟水。”

  • 柏崖县

    唐咸亨四年 (673) 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五十里蓼坞西北。寻废。

  • 温润寨

    即温闷峒。北宋置,即今广西靖西县东南湖润镇。元废。又称温闷峒。北宋置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湖润。元废。

  • 叶密立

    又作叶密里、也迷里、业瞒城。在今新疆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二年(1252),迁“脱脱于叶密立地”。即此。又作叶瞒城、叶密里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东北额敏河南岸。宋、金时地属西辽

  • 占婆

    即占婆补罗的省译。“补罗”是梵语“城”的意思。

  • 越喜部

    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。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、饶河县及俄罗斯比金一带。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: 黑水靺鞨 “又有拂涅、虞娄、越喜、铁利等部”。后并入渤海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