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晋阳县

晋阳县

①秦庄襄王二年 (前248),取赵晋阳邑置,秦为太原郡治。治所在晋阳城 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村)。东汉后兼为并州治所。北齐河清四年(565) 移治汾水之东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还治古城营。五代晋及北汉都此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(979)废。

②南朝梁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北六十里坦埠附近。坦埠乡旧称晋阳乡。隋开皇九年(589) 废入彭泽县。

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晋阳城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)。秦、汉为太原郡治,东汉后又为并州治。西晋末扩展城垣,周27里。北齐河清中于汾水(今汾河)东岸增筑一城,州郡与县分城而治,州郡治旧城(西城),县治新城(东城)。武平中又于旧城内增置龙山县。隋开皇中改龙山县为晋阳县,改晋阳县为太原县。唐于东西二城间跨汾水筑中城,三城周凡40里;建号北京,兼为河东节度使治所。五代时先后为晋及北汉国都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平北汉,毁晋阳城宫殿,移并州于阳曲(今山西太原市),并晋阳、太原二县为一,改名平晋,移治于旧城东北,另建新城。(2)南朝梁置,治今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东北。属太原郡。隋平陈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崎寨

    明置,属长乐县。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北,为沿海要地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长乐县: 黄崎寨在 “县东北四十余里。《志》 云,县有仙崎寨、广石寨、东山寨,与黄崎为把截四寨”。明置,在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北。

  • 夹阳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(280)分龙冈县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一带。南朝宋废。

  • 上通江县

    南宋末置,属巴州。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废。

  • 驮鼋溪

    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隆安县:驮鼋溪“发源都结州,流经县西岜空山,又东合大江”。

  • 百际岭

    在今浙江开化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开化县:百际岭“在县北五十里。其相接者有风岭,与婺源县接界。明初下徽州,元将李克鲁退屯浙西扎溪源,既而前军至界首百际岭,元兵逆战,大败之”。

  • 洛龙宗

    即洛隆宗。今西藏洛隆县东康沙。清王世睿 《进藏纪程》 作 “洛龙宗”。

  • 龙眠山

    一名龙山。古称龙舒山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、桐城县北,为二县界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5庐州:龙眠山“在舒城县西南八十里春秋村。如卧龙状。邑人李公麟因此取山号龙眠居士”。“龙眠毓秀”为舒城八景之一。《清一统

  • 小珠山

    亦作小朱山。在今山东胶南市东北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:大朱山“旁有小朱山,错水所出”。

  • 车箱渠

    在今北京市西部。古代北京地区第一个人工灌溉渠,为曹魏镇北将军刘靖所筑。分㶟水(今永定河)之流, 自梁山(今石景山)以南,傍河筑坝,障水东下,名戾陵遏。又从戾陵遏以下凿车箱渠,穿行今八宝山

  • 归德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即今甘肃环县北一百里归德堡(一说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)。东汉废。西魏大统元年(535)复置,为恒州治。隋大业元年(605)改名洛源县。②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诺州。治所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