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日月山

日月山

①番名纳喇萨喇。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,属祁连山脉。为牧区和农业区的分水岭。主峰在湟源县南,海拔4617米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》:日月山“在西宁县西川口外,……今为番夷互市之所”。

②今蒙古国东部克鲁伦河上游之西肯特山脉南端。为元初诸帝祭天处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宪宗四年(1254),“会诸王于颗颗脑儿之西,乃祭天于日月山”。(俄)符拉基米尔佐夫《库伦城及库伦地区和肯特山区民族志及语言学调查》:在肯特山上发现有元代祭场及祭器遗存。


在青海省东北部、青海湖东南。藏语称“尼玛达娃”,为日、月之意。传说唐太宗远嫁文成公主,赐日月宝镜,公主行至赤岭,毅然碎镜,勇敢西行,故名。因土色发红,古称赤岭。元宪宗会诸王于库库诺尔之西,祭天于日月山,即此。属祁连山。北接大通山,南端东折为拉脊山。呈西北—东南走向。一般海拔约 4000 米,最高峰恰和日海拔4617米。为内、外流区的分水岭,农业区和牧区的天然分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武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。东汉属清河国,移今莘县西南朝城镇。北魏改武阳县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《地理志》曰:漯水出东武阳。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,西北径武阳新城东。曹操为东郡所治也

  • 泰州

    ①北魏延和元年 (432) 改雍州置,治所在蒲坂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五里蒲州镇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、万荣、临猗等市县地。太和中废。东魏天平中复置。北周明帝二年 (558) 改为蒲州。②唐武

  • 四路口隘

    即今浙江永康市东北四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永康县:四路口隘“在县东北六十里,与东阳县接界。《闻见录》:自永康趋东阳,出四路口长户坑,为往来之径道”。

  • 南冈山

    在今安徽全椒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全椒县: 南冈山在 “县南二里。山势自西来,连亘数十里,至此益高峻,环绕县治,为县形胜”。

  • 射箭台 (臺)

    在今江苏沛县东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徐州沛县: 射箭台 “明成祖驻师时所筑也”。

  • 义阳国

    西晋泰始元年(265)置,都新野县(今河南新野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、信阳二市与新野、唐河、桐柏、信阳等县及湖北随州、枣阳、广水等县市地。其后治所属有迁徙,太康九年(288)改为义阳郡。西晋泰始元年

  • 南石州

    ①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东乡县(今四川宣汉县东北普光乡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北境地。八年 (625) 废。②唐武德六年 (623) 置,治所在石龙县 (今广东化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

  • 赤石山

    ①在今河南内乡县西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南阳郡新城县“有赤石山”。《水经·淯水注》:朝水“出西北赤石山”。即此。②在今云南牟定县西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赤石山“山多赤石。一名赤土山。林木幽邃,

  • 华阴庙

   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五里。即西岳庙。俗称华阴庙。庙内古木千株,碑碣林立。

  • 亲邻寨

    在今陕西澄城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澄城县: 亲邻寨 “元末,李思齐命将筑寨为戍守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