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方山县

方山县

①北周改横山县置,属六合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,以方山名县。隋开皇四年(584)省入六合县。

②隋大业三年(607)改良泉县置,属离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二十八里方山村。因方山为名。唐属石州,贞观十一年(637)移治今方山县南十里古贤。金贞祐四年(1216)移治积翠山(今方山县北二十八里方山村)。元至元后废。1918年复置,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1971年移治圪洞(今方山县)。


在山西省中西部、吕梁山西麓。属吕梁市。面积 1434 平方千米。人口13.7万。辖5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圪洞镇。北齐天保三年(552年)置良泉县,属怀政郡。北周属离石郡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名方山县,因山为名,属离石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于方山县置方州,三年州废;贞观十一年(637年)县治迁今方山县西南古贤村,属石州。五代、北宋因之。金贞祐四年(1216年)县治徙积翠山(今方山县东北方山村)。蒙古至元后废方山县入离石县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置方山堡巡检司,属永宁州。1912年永宁废州为县。1914年属冀宁道。1918年复置方山县。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兴县专区,1952年属榆次专区,1954年与离石县并为离山县。1971年恢复方山县,属吕梁地区。2003年属吕梁市。北川河、神堂沟河、圪洞河、店坪沟河流经境内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高粱、莜麦、马铃薯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硫黄、钨、稀土、石棉、大理石、蛭石、水晶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化工、建材、纺织、冶金、酿酒、机械等。209国道、忻碛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北武当风景旅游区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,纪念地有方山县烈士纪念塔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坂冈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西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江陵西北有纪南城,城西南有赤坂冈,冈下有渎水,东北流入城,名曰子胥渎。”

  • 瑯邪郡

    即琅邪郡。治所瑯邪县 (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)。

  • 肖家庄遗址

    在今山东青州市东三十四里谭坊镇肖家庄西侧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。1965年秋发掘,上面叠压商文化层。出土文物有商陶簋、鬲、骨铲、铜钺,龙山文化觯、鼎、豆、盆、石铲、石斧等完整器物及陶片。

  • 浮渡山

    即浮山。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同安郡同安县 “有浮度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6安庆府: 浮渡山 “在桐城东九十里。上有五十三岩。其可居可游者三十六。西南有独山,直上千仞,大江环绕,望之

  • 思陵县

    1916年置,属广西镇南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海渊镇。次年改为思乐县。

  • 遇明河

   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。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崇宁二年 (1103) 十二月,“诏淮南开修遇明河,自真州宣化镇江口至泗州淮河口,五年毕工”。今堙。

  • 岑原丘

    即崟原丘。在今河南巩义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作“岑原丘”。

  • 榆州

    ①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榆社县(今山西榆社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榆社县及和顺县西部地。六年 (623) 废。②辽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在和众县 (今辽宁凌源市西土城子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地区

  • 新化里

    郑成功治台时设,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。清康熙间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新化里“离府治一十二里” (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作 “离府治四十里”)。

  • 凤梧千户所

    明嘉靖六年(1527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南七里马石五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“今治在凤梧山下。”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