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丰镇

新丰镇

(1)古镇名。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南辛丰镇。因近新丰塘得名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江苏省大丰市北部。面积126.9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丰,人口9000。1917年大丰盐垦公司兴垦通州、海州农民迁入,名小泡港。1924年成集市后,改名新丰集,1929年改称新丰镇。1951年设新丰乡。1958年属大道公社。1959年析置新丰公社,1983年改置镇。2000年金墩镇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薄荷、大蒜、蚕茧等。有纺织、轧花、机械等厂。有公路通县城和204国道。大四河、三卯酉河、老斗龙港通航运。(2)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东南部。面积69.3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丰,人口4500。地处平湖塘北侧。《古今图书集成·职方表》:新丰“相传以为汉新丰人迁于汴,又南迁于此,故名”。旧以和平桥为界,东曰东林,西曰新坊。民国时置镇,1949年改乡,1958年合新丰、步云、大桥、净湘四乡置红旗公社。1959年改名新丰公社,1984年改置镇。产稻、蚕茧、淡水鱼。生姜种植历史悠久。有建材、轻纺、机械、化工、服装等厂。明时以棉花和布交易称盛。乍王公路经此,水运甚便。(3)在安徽省芜湖县东南部。面积53.2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丰,人口250。镇以古新丰集镇而得名。原属宣城县。1956年建新丰乡,1958年属红星公社。1961年建新丰公社。1971年划归芜湖县。1984年复置新丰乡,1999年改置镇。主产稻、油菜籽、甘薯。有林场,果园。有油厂、粮油加工厂、建安公司、水运公司等企业。湾新、新宣公路经此。(4)在广东省饶平县北部。面积62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下当铺,人口4160。因原驻地南有庆丰楼,北有荣丰楼,成圩后取名新丰。镇以原驻地为名。1962年设新丰公社,1983年设区,1986年改镇。地处西岩山南麓。主产稻。多马尾松、杉木林,并产茶叶、水果。陶瓷业著名,新丰餐具是省三大名瓷之一。丰柏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楼仔角、葵坑口。(5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中南部,东临北流江支流新丰水。面积85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塘屏,人口2000。清康熙年间建,当时属新建的贸易甚丰的圩市,故名。1951年为北流县八区。1958年称高峰公社,1959年改为新丰公社。1962年改区,1966年复公社,1984年改乡,1990年置镇。产稻、木薯、茶叶、松树、荔枝、八角、油茶等。有综合、罐头、农机、造纸等厂。有农贸集市。公路通市区及广东信宜。(6)在四川省广汉市南部。面积25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宗寺,人口800。以原驻地新丰场得名。1949年为新丰乡,1958年为新丰公社,1981年复新丰乡,1994年改建新丰镇。有电镀、热镀、磷肥、化工原料等厂。宝成铁路、川陕公路经此。(3)集镇名。在江苏省太仓市东南部、盐铁塘与204国道间。属城厢镇。人口约800。清末太仓南门外新丰乡驻此,故名。设新丰村委会。有布厂、造纸机械厂等。204国道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帽山

    即今福建泉州市西紫帽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0泉州 《景物下》: 紫帽山 “郡之前案也。常有紫云覆其顶上”,故名。在福建省晋江市区西北15千米的紫帽镇。海拔518米。常有紫云覆盖,又因山形似古代官帽,故

  • 石竹山

    在今福建福清市西。《舆地广记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皆作竹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0福州:石竹山“在福清县南一里,有林真君玄光炼丹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福清县:石竹山在“县西二十四里,山多竹树,青葱插天

  • 八功德水

    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东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9:八功德水“在蒋山悟真庵后。因梁天监得名”。又引《天圣记》云:“天监中,有胡僧昙隐飞锡寓止修行,忽一庞眉叟相谓曰:予山龙也。知师渴,饮功德池,措之无难

  • 东村镇

    即今山西岚县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二》:东村镇“在岚县东南四十里。有堡”。1950年岚县迁治于此。在山西省岚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6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村,人口1.1万。1

  • 朔平县

    金改玄德县置,为庆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索博日嘎苏木白塔子古城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以玄德县改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伦河西岸白塔子。为庆州治。元废。

  • 十九路

    金沿袭宋制,分境内为若干路。大定末共分中都、上京、咸平、东京、北京、临潢、西京、南京、河北东、河北西、山东东、山东西、大名府、河东南、河东北、京兆府、凤翔、鄜延、庆原、临洮二十路。章宗时并临潢路入北京

  • 越溪

    ①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越溪乡。明洪武三年(1370)置巡司于此。清康熙时设千总驻守。②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广州: 越溪 “在州东北三里。自景泰山流下,而至超悟寺曰越溪,又东与东溪会,

  • 兰西县

   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5.1)置,属吉林省呼兰府。治所在双庙子(今黑龙江省兰西县)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2:“析呼兰河西岸地置”,故名。1914年改属黑龙江省绥兰道, 1928年属黑龙江省。19

  • 丁令

    亦作丁灵、丁零。秦、汉时北方部落。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冒顿单于时,“北服浑庾、屈射、丁零”。西汉武帝时,匈奴单于封卫律为丁灵王。《汉书·苏武传》:天汉元年(前100),武出使匈

  • 双捷墟

    即今广东阳东县西北漠阳江南岸双捷镇。清道光《阳江县志》卷1有双捷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