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龙河
①北宋汴京外城壕。在今河南开封市。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卷1:“东都外城,方圆四十余里。城壕曰护龙河,阔十余丈。濠之内外,皆植杨柳,粉墙朱户,禁人往来。”
②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明南京城子城东侧护城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县:“护龙河在上元县治东北,引而南,合于青溪水。宋凿。《志》云:即故子城三面濠,今堙废逾半矣。”
①北宋汴京外城壕。在今河南开封市。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卷1:“东都外城,方圆四十余里。城壕曰护龙河,阔十余丈。濠之内外,皆植杨柳,粉墙朱户,禁人往来。”
②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明南京城子城东侧护城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县:“护龙河在上元县治东北,引而南,合于青溪水。宋凿。《志》云:即故子城三面濠,今堙废逾半矣。”
指今四川西南部大凉山、小凉山。《清史稿·刘秉璋传》:“督蜀八年,历平万县,茂县、川北、秀山土寇,其大小凉山、拉木浪、赡对各夷畔。”
①北宋置,属浦城县。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南四十里临江镇。②北宋置,属富顺监。即今四川自贡市东南沿滩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富顺监: 临江在 “监西五十里”。③元至元中改垫江县置,属丰都县。即今四川垫江县,
金置,属范阳县。在今河北涿州市境内。
即今贵州织金县西南务卜村。清设务卜汛,有外委驻此。
一名瓦岗寨。即今河南滑县东南瓦岗寨乡。民国《重修滑县志》卷6:“瓦岗集,距城五十里。”
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兴隆卫:处洞河“源出苗境,东流经处洞,至卫城西,有兴隆大河及兴隆小河流合焉,又东入镇远府之镇阳江”。
①秦始皇三十三年 (前214) 置,治所在临尘县 (今广西崇左县境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西部、广东西南部及贵州南部。西汉元凤五年 (前76) 废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 “沅水出象郡镡城西,……郁水出象郡
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永宁县:刀轘川“源出陕州界,下流入宜阳县界入洛水。一名昌河。一曰昌谷水”。
南朝梁天监元年(502)置,属隆城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六十里斗子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39蓬池县:“大寅县取邑西大寅山为名。”隋属巴西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属蓬州,开元二十九年(741)移治斗坛口(
亦作陶张河。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、莱阳市东北之清水河,为五龙河上源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陶章河 “源出栖霞县东南十五里唐山,西南流经莱阳县 (今莱阳市) 东,又西南会县河西大河,合流南入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