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新疆墨玉县西南扎瓦乡。《清一统志·和阗》:皂洼勒台“又名哈喇哈什台,和阗底台西七十里”。
在今河北顺平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完县: 林尖山 “峰巅高耸,远望皆见”。
即今新疆乌什县西南巴什阿克玛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3乌什:巴什雅哈吗卡伦“东至乌什城九十里,西通布鲁特胡什齐部落”。
东魏置,寄治幽州军都城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十七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东燕州:“孝昌中陷,天平中领流民置,寄治幽州军都城。”北周废。东魏天平中置,治平昌郡(今北京昌平区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昌平区、延
今内蒙古多伦县北黑风河(蛇皮河)。清乾隆《口北三厅志》卷2:克蚌河“在上都牧场东北。亦名克衣绷河。南流入上都河”。
明永乐十四年(141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小孤山镇一带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四年(1416年)置,治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小孤山附近。后废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改长兴县置,属湖州路。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。至正十七年(1357)朱元璋改为长安州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)复名长兴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改长兴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
西晋永嘉五年(311)前凉张轨置,属晋兴郡。治所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河水又径左南城南。《十三州志》曰,石城西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者也,津亦取名焉。”《晋书·秃发傉
即逡遒县。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。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肥东县东,属九江郡。三国时废。西晋复置,改“浚”为“逡”。属淮南郡。东晋咸和间废。(2)东晋侨置,治今安徽省宣州市北,属淮南郡
西汉置,属胶东国。治所在今山东即墨市西六十里。文帝元年(前179)封宋昌为壮武侯。后为县,东汉初省。安帝时复置,属北海国。西晋初属城阳郡,后改属高密郡。南朝宋省。古县名。西汉文帝元年(前179年)封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