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扫谷水

扫谷水

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太原府阳曲县:扫谷水“在府西北三十里, 出府西北百二十里之扫谷,南流出天门谷, 入于汾水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合城县

    三国魏改合乡县置。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古县名。三国魏改合乡县置,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。属东海国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

  • 辽东属国

    东汉安帝时分辽东、辽西二郡地置,属幽州。治所在昌黎县(今辽宁义县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葫芦岛市以东,辽河下游以西、大凌河中、下游一带。三国魏改为昌黎郡。东汉安帝时分辽东、辽西两郡地置,治昌黎县(今义县)。

  • 瓦屋沟

    在今四川巫溪县东。清道光《夔州府志》卷22:嘉庆四年(1799),“副都统德楞泰生擒线号首逆龚文玉于大宁县之瓦屋沟”。

  • 严家桥镇

    ①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南严桥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上海县东南有“严家桥”。②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五十二里严家桥村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:“严家桥镇在城东北五十里。”

  • 涌拔山

    即今云南澄江县西南抚仙湖西岸之尖山。元、明称涌拔山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 澂江路: 涌拔山 “不与群山接,高峰独秀,类秦之华”。

  • 河中府

    ①唐开元八年 (720) 升蒲州置,治所在河东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)。同年改蒲州。乾元三年 (760) 复置河中府。辖境相当今山西西南部龙门山以南,稷山、芮城县及运城市以西,陕西大荔县

  • 下高岩

    在今湖南吉首市市西北七十五里,与永绥(今花垣县)境之上高岩相接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谓“左倚峭壁,右临深涧,最为险阻”。清乾隆征苗时,屯永绥粮运于此。

  • 上京路

    金天眷元年(1138)置,治所在会宁府(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)。正隆二年(1157)改名会宁府路,大定十三年(1173)复名上京路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,乌苏里江、松花江、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。

  • 川州

    辽应历元年(951)改白川州置,治所在咸康县(今辽宁北票市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北票市附近地。金大定六年(1166)废。承安二年(1197)复置,移治宜民县(今辽宁北票市东北黑城子镇)。泰和四年(12

  • 莫金山

    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霸州: 莫金山在 “州南十八里。相传以莫、金二姓居此而名。宋设莫金口寨于此。俗名口头村”。后为河水所冲,成为平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