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成州

成州

①南朝梁普通四年(523)析广州置,治所在梁信县(今广东封开县)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为封州。

②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南秦州置,治所在仇池郡洛谷城(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和、礼县、武都、文县、康县等县地。隋大业初废。

③唐武德元年(618)改汉阳郡置,治所在上禄县(今甘肃礼县西南西汉水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、西和、成县等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同谷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成州。宝应元年(762)没入吐蕃。贞元五年(789)复置,徙治泥公山(今甘肃成县西南)。咸通七年(866)又徙治宝井堡(今成县东)。后徙治同谷县(今成县)。五代梁开平初改为文州。唐同光初复名成州。南宋宝庆三年(1227)以理宗潜邸,升为同庆府。元复名成州,属巩昌路。明洪武十年(1377)降为成县。

④辽置,治所在同昌县(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北)。辖境约当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细河上游一带。金初隶川州,大定六年(1166)改属懿州,泰和四年(1204)属大定府。元属东宁路。明废。

⑤金贞祐二年(1214)升灵丘县置,后属代州。治所即今山西灵丘县。元复改灵丘县。


(1)南朝梁普通四年(523年)置,治梁信县(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贺江口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封开县一带。隋开皇初改为封州。(2)西魏废帝以南秦州改名,治洛谷城(今甘肃西和县南洛谷)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礼县、西和等县地。隋移治上禄县(今礼县南)。大业三年(607年)改汉阳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成州。唐初属陇右道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礼县、西和、成县等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同谷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成州。宝应元年(762年)地入吐蕃。贞元五年(789年)置行成州于同谷县西界泥公山。咸通十三年(872年)复置州。后定治同谷县(今甘肃成县)。五代梁开平初改为汶州。后唐同光三年(925年)复旧名。南宋宝庆三年(1227年)升为同庆府。北宋属秦凤路,南宋属利州路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成县。蒙古复降同庆府为成州,并省同谷县入州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降为成县。(3)辽太平元年(1021年),圣宗女晋国长公主所尚驸马都尉萧绍业以从嫁户置睦州,后改名成州,治同昌县(今辽宁阜新市西北红帽子村)。属中京道。金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河口

    在今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南黄海滨。口外有三小岛,名黑石礁,为天然海水浴场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金州厅图:南有沙河(村),其北海中有礁石岛。村名。在安徽省芜湖县中部、青弋江东岸。属易太镇。人口

  • 南黄集

    即今山东乳山市东北南黄镇。清同治 《宁海州志》 卷6胜水乡有 “南黄社”。民国 《牟平县志》卷3: 南黄集 “在县 (治今宁海镇) 东南一百二十里” 南黄乡。

  • 开化镇

    即今吉林通榆县西南赡榆镇。1915年于此置赡榆县。镇旁有老榆树,因以名县。在云南省文山县东部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文山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.34平方千米。人口7.54万。因清为开化府城,取“化开无外

  • 吉树边卡

    即结树边卡。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。民国《西康西藏详图》作吉树边卡。

  • 桃枝湖

    一名桃坑湖。在今福建长乐市南十余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桃枝湖 “五代王闽时所凿。宋咸平、熙宁中再浚。周五百余丈,溉田二十九顷”。

  • 水尾

    ①在今海南省屯昌县西南。旧属琼山县,清设巡司于此。②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瑞穗乡。以地处秀姑峦溪支流红叶、富源两溪下游而得名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:“水尾迤南,改为花莲港厅,垦熟田约数千亩。”192

  • 丰谷堡

    亦作丰谷井。即今四川绵阳市东南丰谷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0绵州:丰谷堡“在州东三十里,即今丰谷井。嘉庆五年乡镇士民公筑,直隶州盐捕州判、潼绵营驻防额外委两署在焉”。

  • 广州府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广州路置,后属广东省。治所在南海、番禺二县(今广东广州市)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东:广州府吴“分置广州以其土地之辟也”。辖境相当今广东东至龙门、增城、东莞、宝安、深圳, 北至

  • 留运桥

    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南太白渠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至德二载 (757),郭子仪 “使将兵赴凤翔。庚寅,李归仁以铁骑五千邀之于三原北,子仪使其将仆固怀恩……伏兵击之于白渠留运桥,杀伤略尽,归仁游水而逸”。在

  • 建阳卫

    明建文四年 (1402) 置,属直隶中军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。后废。明建文四年(1402年)置,治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。属南京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