戊己山
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戊己山,“《府志》:明弘治间筑土所成,以镇黄河决口,下临龙潭,即古决口也。山名戊己,取土制水之象。山上有亭, 为张秋名胜”。
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戊己山,“《府志》:明弘治间筑土所成,以镇黄河决口,下临龙潭,即古决口也。山名戊己,取土制水之象。山上有亭, 为张秋名胜”。
①在今山西原平市东。《魏书·尔朱兆传》:北魏建明元年(530),高欢与尔朱兆“斩步蕃于秀容之石鼓山”。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灵岩山。春秋吴建馆娃宫于此。北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中:砚石山“山西有石鼓,
即今清水海。在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寻甸府:车湖“在府城西三十里。一名清水海子。周广四里,四围皆山,有灌溉之利”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车湖“其水澄碧,中产嘉鱼”。
即今江苏吴县东北太平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长洲县记:“城东北有太平桥(镇)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吴县东北有“太平桥镇”。(1)在湖北省红安县南部。面积7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北道凤山土城内。东汉末为带方郡治。西晋建兴元年(313) 侨治棘城 (今辽宁义县西南)。北魏延和元年(432) 废。古县名。西汉元封三年(前108年)置,治今朝鲜黄海
清置,属五常厅。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即洣水。在今湖南衡东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衡山县: 茶陵江 “自酃县流入长沙府茶陵州界,又西北经攸县界而入攸水,又西至县境,流入湘江,谓之茶陵江口”。
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。一说另有嵩丘山。晋潘岳 《怀旧赋》: “前瞻太室,傍眺嵩山。”李善注引 《河南郡图经》 曰: “嵩丘在县西南十五里。”
东晋义熙中改盐渎县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即今江苏盐城市。北齐为射阳郡治。陈为盐城郡治。隋属江都郡。隋末改置射州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复置盐城县,属楚州。元属淮安路。明初属淮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。1
即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。清属宁古塔副都统。清曹廷杰 《西伯利东偏纪要》: “海参崴在双城子东南二百一十三里强。……俄名那吉窪斯托克,坐东北向西南,海口形如撮箕,长约十里,宽约六、七里,出口处宽四里。
在今甘肃文县东南白龙江畔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 景元四年 (263),“乃下诏使邓艾、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,艾趣甘松、沓中连缀维,绪趣武街、桥头绝维归路”。(1)集镇名。(1)在江苏省句容市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