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惠民县

惠民县

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置,为武定府治。治所即今山东惠民县。1913年废府,属山东济南道。1925年改属武定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


在山东省北部。属滨州市。面积1365平方千米。人口62.2万。辖10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惠民镇。秦为厌次县,治今惠民县东北。西汉改为富平县。东汉复名厌次。北齐省入阳信县。隋复置于北旧州城(今辛店乡先棣州村),属渤海郡。唐为棣州治。北宋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移今惠民县治,为棣州治。明洪武初棣州、厌次县并废。六年(1373年)复州,改名乐安县。宣德元年(1426年)改为武定州,属济南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为武定直隶州;十二年升武定州为府,置惠民县为府治,取城南惠民沟为名。清咸丰《武定府志》:惠民沟“在惠民县东南二十里,明景泰中徒骇河溢,北入黑洼渚,因凿此沟导洼水入沙河。岁堙塞,嘉靖二十四年大水,佥事王煜再加疏浚,民甚赖之,因名惠民沟”。1913年废府为惠民县,属岱北道(次年改为济南道)。1925年属武定道,1928年直属省。1941年属冀鲁边区第三专区。1945年析县城及郊区置惠民市,市、县均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。1946年析惠民、济阳二县各一部置杨忠县,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。1948年惠民市并入惠民县。1949年惠民县属垦利专区。1950年惠民县属惠民专区。1958年滨县裁入,属淄博专区。1961年原滨县析出复置,惠民县仍属惠民专区。1992年属滨州地区。2000年滨州地区撤销,属滨州市。地处鲁西北平原,地势平坦。境内有徒骇河、土马河、沙河三河分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谷子为主,是全国粮棉重点生产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重点县。石油、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丰富,属胜利油田开发区。有棉纺织、拖拉机制修、活塞、机械工程材料、汽车大修、供电、酿酒、地毯、五金、面粉加工、印刷、酱菜等工业。“武定府酱菜”曾为贡品。有滨郑、永莘、庆淄、济埕、乐胡公路交会于此。水上交通有黄河航运。1991年建成通车的清河镇黄河承压舟浮桥,是贯穿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重要干线通道。名胜古迹有孙子故园和孙子书院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春秋鲁邑,在今山东枣庄市西南薛城南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 “居常与许。” 郑笺: “常,或作尝,在薛之旁。……六国时,齐有孟尝君食邑于薛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2: “今薛城南十里有孟尝集,或以为

  • 贵人村

    即今广东丰顺县西南下八镇南贵人村。清有把总驻守。

  • 阜财监

    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河南府。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1: 阜财监“铸铜钱”。金废。

  • 坊镇

    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坊镇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郃阳县:坊镇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在陕西省合阳县东部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坊镇,人口 5940。宋由兴隆寺得名兴隆市,后改名宝坊街

  • 长江三峡

    即今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。西起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,东至湖北宜昌市西南津关,全长193公里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,重岩迭障, 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”诸书记载

  • 陈家峪

   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:白马关“其东有陈家峪堡,亦曰陈家峪关”。

  • 小漫天岭

    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三十五里,与大漫天岭相连。五代唐清泰初,孟知祥置砦于此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乾德间伐蜀,“命(崔)彦进、(康)延泽督阁道进,数日成,遂进击金山砦,破小漫天砦”。即此。见“漫天岭”。

  • 合肥市

    1949年2月当地解放后由合肥县城区及郊区析置,为江淮解放区直辖市。治所即今安徽合肥市。同年4月改属淮北行署区,为行署驻地。1952年复属安徽省。在安徽省中部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 7370 平方千米

  • 蒙县

    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北二十二里老蒙墙寺。汉属梁国。南朝宋为谯郡治。北齐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属南梁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南。北魏属梁郡。隋开皇初废。③北魏置,为蒙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利辛县东北三

  • 广金岛

   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内,位于琛航岛西300余米。实际上与琛航岛共基于一珊瑚礁盘上。中国渔民向称三脚屿、小三脚屿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广金岛,以纪念李准巡海的军舰“广金号”而命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