悯惠寺
唐贞观十九年 (645) 建,即今北京市宣武门外法源寺。“安史之乱” 时,史思明改名顺天寺。明正统二年 (1437) 改名崇福寺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 始名法源寺。
唐贞观十九年(645年)建,在今北京市宣武门外。安史之乱时,史思明改为顺天寺。
唐贞观十九年 (645) 建,即今北京市宣武门外法源寺。“安史之乱” 时,史思明改名顺天寺。明正统二年 (1437) 改名崇福寺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 始名法源寺。
唐贞观十九年(645年)建,在今北京市宣武门外。安史之乱时,史思明改为顺天寺。
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北盐步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 神安巡司 “在南海县 (今广州市) 西南盐步堡。本名秘冲寨,明洪武三年置”。
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钦江北岸三隆镇。清设千总驻防。
指长江流经古浔阳县境一段。在今江西九江市北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 寻阳太守: “寻阳本县名,因水名县,水南注江。” 而江遂得浔阳之名。唐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 诗: “浔阳江头夜送客”,指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
1913年改滦州置,属直隶津海道。治所即今河北滦县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东部、滦河西侧。属唐山市。面积 1028 平方千米。人口53.6万。 辖12镇。县人民政府驻滦州镇。辽太祖以俘户置滦州
四方之大山。指东岳泰山(一名岱宗,在今山东泰安市北)、南岳衡山(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)、西岳华山(在今陕西华阴市南)、北岳恒山(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,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)。《尚书·舜典》:“岁二月,东
在今山西曲沃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曲沃县: 济溪 “在县南七里。源出紫金山麓,澄澈细流,民引以溉园圃,北入浍河”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道明群礁南部边缘。南距太平岛约18海里。岛呈圆形,直径近300米,面积约0.07平方公里。岛高2米,是南沙群岛地势最低的岛。中国渔民向称第三峙,因渔民到南沙捕捞以此岛为第三
在今四川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北青木关镇。清同治 《璧山县志》 卷5: 青木关 “在县东北三十里。《府志》 云: 宝峰山口也,上接缙云,直接嘉陵,下连虎峰,至于岷江,横亘二百余里。驿路达铜梁、合州,此其要隘
在今广西平果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归德州“润山堡”条:“又州西有丹良堡。”《清一统志·思恩府》:丹良堡“相传宋皇祐中,有王清者,随平侬智高,授丹良堡土舍”。
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南四十五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:安陇砦,“故陇朱黑城,元符二年收复,三年赐名”。在今青海省乐都县东南。北宋元符三年(1100年)改为安陇寨。属湟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