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恒山

恒山

①又名常山、大茂山。五岳之北岳。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太行恒山,至于碣石。” 《周礼·职方》 并州: “其山镇曰恒山。” 《尔雅·释山》: “恒山为北岳。” 皆此。

②在今山西省东北部,西接管涔山,东至河北省边境。跨广灵、灵丘、浑源、繁峙县境,绵延三百里。桑干河与滹沱河分水岭。主峰玄武峰在浑源县东南,海拔2016米。明始称北岳,清顺治中由今河北曲阳县西北移祀北岳于此。

③即今黑龙江鸡西市南恒山区。虎林铁路有支线(恒山铁路) 通此。


(1)古山名。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。《书·禹贡》:“太行恒山,至于碣石,”《周礼·职方》“正北曰并州,其山镇曰恒山”,皆指此。汉、宋曾因避讳改称常山。唐、宋一名大茂山。自汉至明祀恒山皆在曲阳。清顺治中移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境今恒山后,通称此为大茂山。(2)今山名。又称元岳、太岳山。相传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,至此见山势雄伟,遂封为北岳。在山西省东北部,西接雁门关,东跨河北省,连绵数百里,横亘塞上。桑干河、滹沱河分水岭。大部分海拔1800—2000 米。主峰海拔 2016 米,在浑源县城南,分东西两峰,东为天峰岭,西为翠屏山,双峰对峙,浑水中流,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天险。恒山风景区位此,天峰、翠屏山上怪石争奇,古树参天,苍松翠柏之间散布着楼台殿宇。古有十八胜景,今尚存朝殿、会仙府、文昌阁、纯阳宫、九天宫及悬空寺等十多处。另有琴棋台、出云洞、紫芝峪等自然景区。峭壁悬崖之上多留有古人题咏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,辟有国家森林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庆陵

    ①唐懿宗母晁太后的陵墓,在今陕西咸阳市东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1:“懿宗母元昭晁太后庆陵在(万年)县东二十五里。”②五代周世宗柴荣之陵。在今河南新郑市北。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世宗纪》:显德六年(959)

  • 六胡州

    唐调露元年(679)在灵、夏二州南界设鲁、丽、含、塞、依、契六州,用唐人为刺史,以处突厥降户,谓之六胡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境。长安四年(704)并为匡、长二州。神龙三年(707)在盐

  • 玉梅川

    在今甘肃合水县(西华池镇)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合水县:玉梅川“在县东,与延鸠川俱出子午山,东流入华池水”。

  • 罗溪市

    即今江西进贤县西北罗溪镇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 卷6: 罗溪市 “距 (进贤县) 城二十里”。

  • 甘露寺

   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。始建于三国吴,唐、宋又重建。《新定九域志》:“甘露降于此, 因以名。”②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十里甘露镇。清嘉庆《资州直隶州志》卷5:甘露寺“唐僧真德建。明正统十二年,寺

  • 汤水镇

    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北汤山镇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:汤泉市“在上元县神泉乡汤山延祥院之前,去城六十里”。

  • 张公桥

    ①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乾化四年(914),晋王会兵于赵州,南寇邢州。“杨师厚引兵救邢州,军于漳水之东。晋军至张公桥,裨将曹进金来奔。晋军退,诸镇兵皆引归”。胡三省注:“晋军出青山口

  • 伊和谷

   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、乌鲁木齐县东南。《后汉书·班勇传》:延光三年(124),“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,击走匈奴伊蠡王于伊和谷,收得前部五千余人,于是前部始复开通,还屯柳中”。

  • 南江县

    明正德十一年 (1516) 于故难江县置,属巴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南江县。以南江为名。清属保宁府。《清史稿· 杨继晓传》: 嘉庆初,白莲教义军“破南江”。即此。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在

  • 南嵌社

    即今台湾省桃园县北芦竹乡 (南崁)。清康熙间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南嵌社 “离府治九百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