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公铺集
亦名马丘铺、马铺集。即今河南鹿邑县北三十六里马铺镇。清光绪 《鹿邑县志》 卷2 《市集》: “急公铺集,去城三十六里。即马邱铺。”
亦名马丘铺、马铺集。即今河南鹿邑县北三十六里马铺镇。清光绪 《鹿邑县志》 卷2 《市集》: “急公铺集,去城三十六里。即马邱铺。”
在今四川华蓥市西北永兴镇西南东安。《元史·赵匣剌传》:至元五年(1268),“兼管京兆、延安两路新军,戍东安、虎啸山两城”。
又名张公山、大障山。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鄣公山。为黟山支脉。鄱阳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休宁县: 率山 “在县东南四十里,率水出焉。《山海经》: 三天子都在率东,盖此山也”。此以率
在民国间设,属冀县。即今河北冀州市南李瓦窑乡。在江苏省新沂市西北部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瓦窑,人口4800。相传清乾隆年间,曾在此建窑烧砖瓦盖侍卫府,故名。1949年为瓦窑区,
即麻喏巴歇国。公元1293—1451年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王国。《元史·史弼传》 作麻喏八歇。《瀛涯胜览》 作满者伯夷。
①又名夷星桥、夷里桥、竺桥。战国时秦建。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上。《寰宇记》 卷72华阳县: 笮桥 “以竹索为之,因名”。《晋书·桓温传》: 永和三年 (348),桓温灭李氏成汉,“ (李) 势于是悉
亦名滏水。古漳河支流。宋元以后,漳河南徙,滏阳河成为滏水主流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平府一》: 滏阳河,“ 《旧志》: 滏有二源: 一出神麇山黑龙洞口; 一出武安鼓山南岩下。合流径磁州南关旧城东南,至临漳
北魏孝昌三年(527)置, 治所在阳仁城(今河南汝州市西南)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废。武定元年(543)复置,治梁雀坞(今汝州市东北)。二年(544)属北荆州,五年(547)移治杨志坞(今伊川县西南
一作通江口,又名通江子。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南四十五里通江口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昌图府:“同江口同知,宣统二年改经历。同江口距辽河上游,商船荟萃。”
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对青山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呼兰府:“西南:东清铁路对青山车站,南六十里至哈尔滨。”
一名铁柱宫。即今江西南昌市翠花街西、棋盘街东之万寿宫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6隆兴府: 铁柱宫 “即延真宫也。旧名铁柱宫,政和赐今额。道书《灵验记》 云: 铁柱,晋许真居所铸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二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