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怀远县

怀远县

①西魏置,属武康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南二十五里怀远乡。北周以后废。

②北周建德三年(574)置,为怀远郡治。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东黄河西岸。隋属灵武郡。唐属灵州,仪凤三年(678)移治今银川市。宋废为镇。

③隋置,属辽西郡。治所在怀远镇(今辽宁辽中县)。是通往辽东的军事、交通重镇。后废。

④北宋崇宁四年(1105)置,为怀远军治。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老堡乡。寻改为平州治。政和元年(1111)废。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)复置,属融州。明洪武十年(1377)废。十四年(1381)复置,属柳州府。万历十九年(1591)移治丹阳镇(今县西南丹洲镇)。1914年改为三江县。

⑤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)改怀远军置,属濠州。治所即今安徽怀远县。明属凤阳府。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

⑥清雍正九年(1731)升怀远堡置,属榆林府。治所即今陕西横山县。1914年改名横山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北周建德三年(574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东黄河西岸。为怀远郡治。隋属灵武郡。唐属灵州。仪凤二年(677年)移治今银川市。宋废。(2)隋大业八年(612年)置,治今辽宁省辽中县。属辽西郡。后废。(2)古旧县名。(1)北宋崇宁四年(1105年)于王口寨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老堡口。为怀远军治,寻为平州治。政和元年(1111年)废。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年)复置,属融州。元不改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废。十三年又复置,属柳州府。万历十九年(1591年)移治丹阳镇,即今三江侗族自治县南丹洲。清代因袭。1914年改为三江县。(2)清雍正九年(1731年)升怀远堡置,治今陕西省横山县。属榆林府。1914年改名横山县。(3)今县名。在安徽省北部、淮河中游。属蚌埠市。面积 2391 平方千米。人口130.5万。辖11镇、1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南宋宝祐五年(1257年)取“荆山为城,义在怀远”为名,置怀远军、荆山县,治今址。怀远之名始此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废军,改为怀远县,属濠州。明、清属凤阳府。1914年属淮泗道,1927年直属安徽省。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,1952年属安徽省宿县专区。1956年属蚌埠专区,1961年复属宿县专区,1983年属蚌埠市。地处淮北平原南部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稻、大豆、油菜籽为主,为淮北商品粮基地县之一。为安徽省红麻、烟叶重点产区。怀远石榴为名产。矿产有花岗石、石灰石、磷等。有化肥、农机、工程机械、水泥、玻璃、酿酒、花岗石制品等厂。蚌淮、蚌埠关、宿怀等公路经此。淮河、茨淮新河、涡河常年通航。名胜古迹有荆山白乳泉、望淮楼、卞和洞,涂山禹王宫,还有龙亢、向县多处古城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禾坪

    即今福建邵武市西南和平镇。清时邵武县丞及把总驻此。即今福建省邵武市西南禾坪。清邵武县丞及把总驻此。

  • 胡麻岭

    在今甘肃定西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安定县 “双峪岭” 条: “又南四十里为胡麻岭,相传张骞自西域还,种胡麻于此而名。”

  • 韶江

    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万安县: 韶江在 “县西北三十里。《志》 云,县西四十里有韶山,相传舜南巡时奏乐处。韶水出焉,东流会黄鹄水入于赣江”。

  • 书山

    ①又名大章山、太傅山。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8南安府:书山“在上犹县西八十里。形如书柜。一名太傅山,出巨木美材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书山“一名太傅山。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,后赠太傅,

  • 河牧城

    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东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 东郡卫公国有河牧城。隋开皇十六年置河上县于此。

  • 多邦城

    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永富省兴化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广威州:多邦城“在州西,交人谓之兴化府”。《明史·张辅传》:永乐四年(1406),“张(辅)军次富良江北,遣骠骑将军朱荣破贼嘉林江,遂与(沐)晟

  • 灵关县

    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。六年(623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四川省芦山县西北。属雅州。六年废。

  • 东谷砦

    北宋置,属安化县。在今甘肃华池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庆阳府安化县:东谷砦“宋时与金汤、柔远诸砦,并为控扼要地”。

  • 南平江

   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恭城县: “南有南平江。”

  • 罗溪

    ①即今福建泉州市北罗溪镇。清南安县丞驻此。②在今广东惠来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来县: 罗溪 “在县西二十里。源出石鸟山,流合东溪,下流会于神泉港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太湖县东北部,花凉亭水库北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