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弋阳郡

弋阳郡

①三国魏文帝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弋阳县(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以南、竹竿河以东、灌河以西地。南朝宋属南豫州。南齐属豫州。北魏属东豫州。南朝梁普通八年(527)属光州,治北弋阳县(今潢川县西)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治弋阳县(今潢川县)。北齐郡治弋阳县改名定城县。隋开皇初郡废。大业初复置,移治光山县(今河南光山县)。唐武德三年(620)改为光州,太极元年(712)还治定城县(今潢川县)。天宝元年(742)复为弋阳郡。乾元元年(758)改为光州。

②南朝梁置,为定州治。治所在汝南县(今湖北麻城市东北)。东魏为南定州治。隋废。

③南朝梁侨置,治所在汝阴县(今安徽阜阳市)。北齐改为汝阴郡。


三国魏分汝南、江夏二郡置,治弋阳县(今河南潢川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,竹竿河以东,灌河以西及湖北省东北部。西晋后屡有伸缩。北魏只辖今潢川县一带,北齐移治定城县(今潢川县)。隋初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光州为弋阳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三关

    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。即居庸关(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)、倒马关(在今河北唐县西北)、紫荆关(在今河北易县西北)。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。即居庸关(今北京昌平区西北)、倒马关(今河北唐县西北)

  • 真武洞

    即今陕西安塞县治。1942年安塞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富民县

    ①辽置,为丰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三十里白塔村西南古城。元至元四年(1267) 省入丰州。②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黎灢千户置,属中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富民县东南五里旧县。明属云南府,迁

  • 通明山

    在今辽宁辽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平顶山” 条下: “通明山在司南九十里。山多洞穴,俗名窟龙山。” 民国 《辽阳县志》卷2: 通明山在 “城南七十里千山南。俗谷窟嶐山”。

  • 京张铁路

    从北京丰台至河北张家口市,系京绥线的一段。全长201公里。由詹天佑主持修筑,清光绪三十一年 (1905) 动工,宣统元年 (1909) 竣工。旧铁路名。从北京丰台到河北省张家口。全长201千米。190

  • 玉华洞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瑞昌县:玉华洞“在县东二十五里。泉涌如雷。唐时,僧于洞中获磬与钱皆汉代物也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0江州瑞昌县:玉华洞“按,《寻阳新旧录》云,清虚玉华洞, 千形万状

  • 河右

    地区名。即河西。指今甘肃、青海黄河以西地区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 “永宁初,出为护羌校尉、凉州刺史,于是鲜卑反叛,寇盗以横,轨到官,即讨破之,斩首万余级。遂威著西州,化行河右。”古地区名。又称河西。指今

  • 岑阳岭

    在今江西上饶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岑阳岭“在上饶县南百里。岭势峥嵘,上侵云表,江闽自此分界”。岭有岑阳关。

  • 洵阳坝

    即今陕西宁陕县东北旬阳坝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: 洵阳坝汛 “在宁陕厅北一百四十里。嘉庆十九年设把总分防”。

  • 十八盘关

   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十八盘岭上,南至骆谷关十里。明正德十六年(1521)设关,并置巡司戍守。清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