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延安县

延安县

①隋仁寿元年(601)改广安县置,属延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延长县东北谭石塬。大业初属延安郡,大业末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置,为北连州治。武德五年(622)移治濯筋川西南(即今延长县)。贞观二年(628)属延州。广德二年(764)改名延长县。

②1936年改肤施县置,属陕西省。治所即今陕西延安市。1937年析置延安市。1975年并入延安市。


(1)古县名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广安县置,治今陕西省延长县南。属延安郡。大业末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。广德二年(764年)改名延长县,属延州。(2)旧县名。陕北苏区设。1936年改肤施县置,治今陕西省延安市北大山圪塔,后迁治白家牙。1937年析城区置延安市。1949年废市入延安县,县治迁原市区。1972年复析延安县城设市,延安县治迁姚店。1975年撤县,并入延安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霓桥镇

    即今湖北崇阳县东十六里白霓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崇阳县东有白霓桥镇。

  • 五侯津

    亦作武侯津。在今四川广汉市西南。一说在今新都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,孟知祥败东川董璋于鸡踪桥,“引兵追璋至五侯津”。胡三省注:“五侯津在汉州西南。”在今四川省广汉市西南。《资治

  • 加玉宗

    一作嘉玉宗。即今西藏隆子县东南加玉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加玉宗。“加玉”,藏语意为加巴法王的出生地。1960年并入隆子县。

  • 严陵山

    即富春山。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四十里严陵乡。《寰宇记》卷95桐庐县引《舆地志》云:“桐庐有严陵山,境尤胜丽,夹岸是锦峰绣岭,即子陵所隐之地, 因名。”又称富春山。在浙江省桐庐县南、七里泷左岸。以东汉严光

  • 锡县

    西汉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东南。三国魏为锡郡治,后属魏兴郡。南齐属齐兴郡。西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陕西省白河县东南。属汉中郡。三国魏、晋属魏兴郡。西魏废。

  • 蜀山

   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东汇头乡南。元柳贯诗:“姚江东去蜀山青。” 即此。②在今浙江萧山市东北五十五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余杭郡盐官县 “有蜀山”。宋 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7盐官县: 蜀山 “在县西南二十七里

  • 武康山

    即铜官山。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北莫干山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4武康县: 武康山 “在县 (治今武康镇) 西十五里。名铜官山,唐天宝六年敕改”。旧武康县以此山名。

  • 陡松岭

    在今辽宁盖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盖州卫: 陡松岭 “在城南百里。又南十里为猫儿岭”。

  • 东安堡

    明置,属镇番卫。在今甘肃民勤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镇番卫:东安堡“在卫东”。

  • 安乐栅

    在今安徽无为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),萧范谋攻侯景,进军濡须,“遣世子嗣将千余人守安乐栅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无为县东南、长江北岸。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年)萧范谋攻侯景,遣其子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