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廓州

廓州

①东魏武定元年 (543) 侨置,寄治肆州敷城县郭城 (今山西原平市西北)。北齐改为显州。

②北周建德五年 (576) 于浇河故城置,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9廓州: “盖以开廓边境为义。” 隋大业初改置浇河郡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为廓州,移治化隆县 (后改名化成,又改广威,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六十里黄河北岸)。辖境相当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及尖扎县等地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宁塞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廓州。后陷于吐蕃。北宋熙宁后收复。元符初复置廓州。崇宁中时废时复,大观后废。


(1)东魏武定元年(543年)置,寄治廓城(今山西原平市西北)。北齐改名为北显州,移治石城县(今原平市北崞阳镇)。(2)北周建德五年(576年)西逐吐谷浑,又得河南地置,治浇河郡(治今青海贵德县)。“以开廓边境为义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辖境约当今青海省贵德、化隆、尖札、同仁等县地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置浇河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。治化隆县(后改为化成县、广威县,今化隆县西南群科镇,一说今县南甘都镇)。辖境约当今化隆县西部、贵德县南部及尖札县地。属陇右道。乾元元年(758年)后地入吐蕃。北宋熙宁后收复,元符二年(1099年)改置宁塞城。崇宁三年(1104年)弃之,是年收复仍置州,五年废郭下广威县。大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城站

    元置,即今河北赤城县。为大都至上都间的重要驿站。元置,即今河北省赤城县。属云州。时为大都至上都间的重要驿站。明初改置为云门驿。

  • 桃源集

    又作桃园集。即今山东曹县西北七十里桃源集镇。旧属菏泽县。《清一统志· 曹州府一》:桃源集 “在菏泽县西南六十里。本朝设督捕同知驻此”。

  • 天雄寺

    在辽上京皇城东南隅,今内蒙古巴林左旗(林东镇)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临潢府:“于内城东南隅建天雄寺,奉安烈考宣简皇帝遗像。”

  • ①又名清原。春秋时晋地。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 宣公十三年 (前596),“秋,赤狄伐晋,及清”。杜预注: “清,一名清原。”②春秋时齐地。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哀公十一年 (前484

  • 景泰陵

    明代宗朱祁钰的陵墓。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的金山口。

  • 新塘寨

    在今浙江江山市西南新塘边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衢州府江山县 “白寨” 条内: “县西南五十里有新塘寨。……正统中置,以备矿寇。”明正统年间置,即今浙江省江山市西南新塘边街。清同治元年

  • 邛水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五年(1372)改邛水县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长吉乡司前村。二十九年(1396)改置邛水十五洞长官司。清复改为邛水长官司。清以邛水十五洞长官司改置,治今贵州省三穗县。属镇远府。雍

  • 盐井湾场

    即今四川井研县东北研经镇。清光绪《井研县志》 卷4: 盐井湾场 “旧名苦茨溪,创自雍正十三年。东北三十里”。

  • 巡司河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。先后受汤孙湖诸湖水,北流至鲇鱼套入长江。此即《水经·江水注》 “江水右迤谓之驿渚”者。

  • 梁期县

    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磁县东北。三国魏废。《水经· 浊漳水注》: “漳水又东径梁期城南。《地理风俗记》 曰: 邺北五十里有梁期城,故县也。汉武帝元鼎五年,封任破胡为侯国。晋惠帝永兴元年骠骑王浚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