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库木吐喇千佛洞

库木吐喇千佛洞

在今新疆库车县城西南五十里库木吐喇村北、渭干河出山口处的东岸。维吾尔语意为“沙漠中的烽火台”。或以附近有一烽火台遗址,故名。为古龟兹国及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重要佛教遗迹。最早的洞窟可能开凿于东汉。现存一百十二窟,其中保存有壁画和古龟兹文字刻壁者约四十余窟。窟内塑像全毁,只有三十一窟的壁画保存较完整,主要是盛唐时代的作品,壁画内容以经变故事为主。有的壁画间有汉文和回鹘文榜题,属晚唐艺术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又称库木土拉石窟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城西南约30千米处。凿建于渭干河出山口的东岸,俗称丁谷山,为南北朝高昌回鹘时遗迹。均依岩凿洞,密若蜂房。现存112窟,其中保存有壁画和古龟兹文字刻壁者约40余窟。窟内塑像全毁,只有31窟的壁画尚保存较完整,主要是盛唐时代的作品。位于干沟迤北最后5个佛洞有甬道相通,连成一片,即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中所述:“丁谷山有石室五所,高丈余,深二丈许。就壁凿佛像数十铺,璎珞香花,丹青斑驳。”其中一窟,四壁刻有汉文及民族古文字。又刻有回文刻辞,字迹模糊,可见“法轮常转”等字,或即为清代所传汉楷轮回经。据考证,最早的洞窟可能开凿于公元3世纪。早期洞窟壁画属于南北朝时期。唐代壁画内容以经变故事为主。有的壁画间有汉文和回鹘文榜题,属晚唐艺术。洞窟风格与敦煌莫高窟颇相类似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监利县

    三国吴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湖广卷上: “孙吴置监利县,正以地富鱼稻之利,令官监办之,故名监利。”后废。西晋太康四年 (283) 复置,仍属南郡。南朝宋属巴陵郡。

  • 扶山

   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五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武德县有扶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琼山县:扶山“山之东有五岭,一曰从衡,二曰思峒,三曰光螺,四曰居禄,五曰居林,递相拥护,故名扶山。道书以为第二十四福地。

  • 诺济城

    唐建,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境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 贞元十五年 (799),吐蕃以 “一军自诺济城攻巂州”。又同书 《韦皋传》 载: 贞元十七年 (801),韦皋使巂州将“陈孝阳率蛮苴那时等道西泸攻

  • 善池

    即沙尔池的别称。在今青海天峻县县境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和硕特部北右末旗: 布喀河“复东南流,至天沁察罕峰北,与沙尔诺尔水会,即所称善池也。诺尔周六十余里”。

  • 建兴郡

    ①十六国西燕慕容永置,治所在阳阿县 (今山西晋城市北四十里大阳镇)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(448) 废。和平五年 (464) 复置,永安中又废。②南朝陈太建十年 (578) 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今江苏南京

  • 米底克池

    又作迷梯克海。在今西藏嘉黎县西南。《清会典图》前藏图说:“米底克河出墨竹噶尔城(今墨竹工卡)东北米底克池。”即此。

  • 杏山驿

    明置,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杏山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广宁中屯卫中左千户所:“辖杏山驿至小凌河驿。”因杏山而名。明置,在今辽宁省凌海市西南。有城,为当时东北交通要冲。崇祯十五年(1642年)为清军所克,城

  • 王弄里

   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六十六里老回龙。清代以原王弄山长官司地置,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。

  • 龙门城

    ①北齐武平元年(570)斛律光筑,即今山西稷山县北里许之古城。②即今广东龙门县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弘治九年(1496)置龙门县。③即今广西钦州市南六十里龙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龙门城“在钦州西南海

  • 莎鼻渡

   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南江县: 莎鼻渡 “在县西。《剑州志》: 剑门山东连莎鼻,西接绵州,凡二百三十一里。盖指此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