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宴亭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樊山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广宴亭“在武昌县西樊山。唐广德中,樊口津吏欲为候舍,元结验之图记,以为故孙吴游宴地,乃谕县令马珦建亭,名曰广宴。结为之记”。
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樊山。唐广德中筑,元吉有《广宴亭记》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樊山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广宴亭“在武昌县西樊山。唐广德中,樊口津吏欲为候舍,元结验之图记,以为故孙吴游宴地,乃谕县令马珦建亭,名曰广宴。结为之记”。
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樊山。唐广德中筑,元吉有《广宴亭记》。
①即今云南云龙县北六十里师井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“诺邓盐井”条下:师井“在(云龙)州西北一百一十里”。②即今云南云龙县西辈荆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山东章丘市东二十里普集镇。金置普济镇。后称普集。1984年设普集镇。
在今江西安福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安福县: 黄茆镇在 “县南七十里。有巡司,万历三年徙于县西时砻旧址,以防草寇猖獗”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北部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,70%壮族
即今广西桂平县南大洋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桂平县图:南有大洋墟。
①即今河北南部洨河。源出河北井陉县东南。东南流至宁晋县南合沙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常山郡石邑县: “井陉山在西,洨水所出,东南至廮陶入泜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一》: 洨河,“ 《旧志》:洨水上源有四
明嘉靖八年 (1529) 置,属清平卫。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。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 改属平越府。三十五年 (1607) 改为凯里长官司。明嘉靖八年(1529年)置,治今贵州省凯里市。属都匀府。清康
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思恩府: “西北有都阳山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 都阳山在 “府西北二百五里。山高广有泉,下注成溪,引流灌田。旧有都阳寨,宏治中,土酋岑濬作乱,
南朝梁、陈间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齐州治。贞观二年 (628) 属绥州,八年 (634) 改属贞州,十三年 (639) 属广州。至德二年 (757) 改为
即今甘肃宕昌县北理川河,为岷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岷州卫: 荔川河在 “卫东南九十里,旧有荔川砦,以此为名”。
为旧江西南昌府 (今江西南昌市) 的别称。因南昌为隋、唐、宋三代洪州治所,又是东南都会而得名。唐王勃 《滕王阁序》 曰: “南昌故郡,洪都新府。”江西省旧南昌府的别称。因隋、唐、宋三代南昌曾为洪州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