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宁右卫
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置,属辽东都司,治所在大凌河堡(今辽宁凌海市),二十八年(1395)废。建文四年(1402)复置,徙治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置,治大凌河堡(今辽宁凌海市)。属辽东都司。二十八年废。建文四年(1402年)复置,移治今辽宁省北宁市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置,属辽东都司,治所在大凌河堡(今辽宁凌海市),二十八年(1395)废。建文四年(1402)复置,徙治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置,治大凌河堡(今辽宁凌海市)。属辽东都司。二十八年废。建文四年(1402年)复置,移治今辽宁省北宁市。后废。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属越嶲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。《晋书·明帝纪》:太宁元年(323),“李雄使其将李骧、任回寇台登,将军司马玖死之”。即此。南齐废。北周武帝时复置,为白沙郡治。隋属越
在今江西南昌县东北。明属新建县,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江苏扬州市附近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4扬州:三十六陂“在江都县”。宋王安石《题西太乙宫壁》诗:“三十六陂春水, 白头相见江南。”
西汉置,属平原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齐河县(晏城)西南。东汉省。
北魏至隋室韦五部之一。分布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 (精奇里江) 支流谢列姆扎河流域。《北史·室韦传》: “从钵室韦西南四日行,至深末怛室韦,因水为号也。”
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十五里开平镇。明永乐初为开平中屯卫治。成化初筑城。清又设把总驻此。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东部。区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61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开平,人口1.3万。明永乐
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绩溪县:大石门“在县东四十里。有石高数十丈,对峙如门。中有道,可通行人。又有石横如门限,水经其上,激荡有声。下流十里又有小石门”。
即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四十四里河姆渡镇。原属慈溪县,1954年改属余姚县。1973年于此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遗址,证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仅在黄河流域、同时也在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。
即泥功山。在今甘肃成县西二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贞元五年 (789) 于同谷县 (今甘肃成县) 西境泥公山权置行成州。杜甫有 《泥公山》诗。古山名。在今甘肃省成县西南。北魏太和中遣南梁州刺史杨灵
元置,在今陕西三原县北门外。明废。元置,在今陕西省三原县。属三原县。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