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佑寺
原名清安寺。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处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》:广佑寺“在辽阳州西门外。有白塔,俗呼白塔寺。本朝天聪九年敕修。康熙二十一年四月驾幸寺,赐袈裟,有御制广佑寺诗。寺周可二三里,门对千山,亦州之胜也”。
原名清安寺。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处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》:广佑寺“在辽阳州西门外。有白塔,俗呼白塔寺。本朝天聪九年敕修。康熙二十一年四月驾幸寺,赐袈裟,有御制广佑寺诗。寺周可二三里,门对千山,亦州之胜也”。
即今缅甸北境南渡河,下游注入伊洛瓦底江。古水名。即今缅甸北境南渡河,下游注入伊洛瓦底江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简州置,治所在宁浦县 (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、邕宁二县部分地。大业二年 (606)废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以简州改名,治宁浦县(今广西横县南
金代黄河上津渡名。在今河南滑县西南沙店南三里许。《金史·河渠志》:大定八年(1168)六月,“河头李固渡,水溃曹州城,分流于单州之境”。即此。金代黄河津渡。在今河南省滑县西南沙店南。大定八年(1168
即隞。一作囂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古敖山上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攻》: “搏兽于敖。” 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济水又东,径敖山北,《诗》 所谓 ‘薄狩于敖’ 者也。其山上有城。”即“隞”。
在今湖南泸溪县西武溪东。《清一统志·辰州府》: 浦峰寺 “在泸溪县西武溪东。一名石林精舍”。唐郎士元有 《题精舍寺》: 曰: “石林精舍武溪东。” 指此。
亦作泽布隆城、匝布朗宗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札布让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阿里诸城: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“在喇萨西南二千四百九十余里。其所属有冲龙、则布龙、楚木尔的三城”。
亦名侯甲水、护甲水。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百里。西北流径祁县南,折而西南流至平遥县西南入汾水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 侯甲水 “发源祁县胡甲山,……西北径中都县故城南,……又西北入邬陂,而归于汾流矣”。
在今福建大田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大田县:“石牌隘在县东南四十里,路通德化。”
在今西藏比如县比如、怒江乡境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5《部落》。“毕鲁”,藏语意为母牦牛部落。
即今吉林九台市北苇子沟镇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“本屯南临一小沟,两岸苇芦丛生,每届秋日,因风瑟缩,形成本地之奇景,又为当地之特产,因以名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