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舆县

平舆县

①秦置,属陈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。西汉为汝南郡治。三国魏属汝南郡。北魏皇兴中徙治今平舆县西南。北齐废。隋大业三年(607)复置,属汝南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。天授二年(691)复置, 属豫州。移治今平舆县。宝应元年(762)属蔡州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)废入汝阳县。

②亦作平豫县。南朝梁置,为汝南、太原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境。北魏以后废。


在河南省东南部。属驻马店市。面积 1282 平方千米。人口93.9万。辖6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古槐镇。战国时为楚平舆邑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始皇二十三年(前224年)“取陈以南至平舆”,即此。秦置平舆县,治今平舆县城北古城,属汝南郡。东汉、魏、晋、南北朝因之。北齐废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复置,属汝南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废,天授二年(691年)又置平舆县,治今平舆县城,属蔡州。宋因之。元至正元年(1341年)废入汝阳县。1951年复置平舆县,属信阳专区。1965年属驻马店专区,1969年属驻马店地区,2000年属驻马店市。地处淮河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,洪河流经北部和东部,汝河流经西南边缘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花生、芝麻。有机械、酿酒、粮油加工等厂。驻新、平临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普照寺塔、瑞安王墓、安城故城、沈国古城遗址、焚身台、台子寺遗址、西塔寺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幸丘山

   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禄劝州: 幸丘山 “在故易笼县 (今云龙镇) 东北。四面陡绝,顶有三峰,可容数万家。昔为罗婺寨。有天生城,牢不可破”。

  • 和仁郡

    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属江州。治所在贵平县 (今四川简阳市西南,后移治今仁寿县东北贵坪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、双流、简阳等县市连界地区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

  • 雅卜藏驿

    一作雅布泉。清光绪年间改库森塔斯浑台置,即今新疆疏勒县南牙甫泉镇。旧为疏勒三市镇之一。

  • 归乡

    在今湖北秭归县(剪刀峪)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南郡秭归县:“归乡,故归国。”

  • 迎恩寺

    俗名东大寺。创建于明天启四年(1624)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关大街东北角(洛阳市第一高中所在地)。该寺是福王朱常洵为其生母郑贵妃建的。取名“迎恩”,是富王借庇于佛,称其母“心之善可因也;心可因,故恩

  • 忻口寨

    北宋置,属秀容县。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五里忻口村。

  • 马站街

    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马站镇。清道光《沂水县志》卷2:马站集“距城九十里”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腾冲县中部、固东坝子南部。马站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10。为古驿道站口。马帮从县城出发,当天到此食宿,俗称马站。

  • 桐木岭

    在今江西井冈山市 (茨坪) 东北二十五里。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,是通往永新县的要道。1929年1月,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进行 “围剿”时,企图从此突破,进行猛烈的炮击和偷袭,均未能得逞。(1)在江西省

  • 右翼左后旗

    清雍正八年(1730)设,属蒙古土谢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罕博音呼热东南。

  • 武城山

    ①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镇安府》: 武城山 “在向武土州 (治今向都镇) 东四十五里。尖峰峭石,下有小岩”。②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南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邓艾传》: 甘露元年 (256),姜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