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湖市

平湖市

①又名岭头街。即今福建古田县东北平湖镇。民国《古田县志》卷6:平湖市“中有大街”。

②即今湖北罗田县西北平湖镇。明嘉靖《罗田县志》卷1《市镇》:“平湖市,在县西四十里。”

③旧名潭黎圩。即今广东雷州市南龙门镇西南平湖圩。明万历《雷州府志》卷4海康县有潭黎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海康县图有平湖市。


在浙江省东北部,南濒杭州湾,北界上海市。嘉兴市代管。面积536.9平方千米。人口66.1万。辖11镇、9乡。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明宣德五年(1430年)析海盐县东北境置平湖县,治所在当湖镇,即今城关镇。为汉海盐县陷为当湖处,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·浙江上》:“后土脉坟起,陷者渐平,故名平湖。”属嘉兴府。清仍。1914年属钱塘道,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属嘉兴专区(1970年改地区),1983年嘉兴地区撤销改属嘉兴市。1991年撤县设市,由嘉兴市代管。地处杭嘉湖平原东北部。河网密布,主要有上塘河、广陈塘等。南境有天目山余脉,近海有王盘山等岛屿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以富庶著称江、浙,有“金平湖”之誉。产稻、棉花、油菜籽,是浙江省粮油主要产区之一。特产马铃西瓜、软壳糟蛋、乌皮青豆、莲花瓜姜、葫芦瓜蒌、紫云英蜂蜜。工业有轻纺、机械、石油化工、电子仪表、塑料制品、冶金、建材、医药、造纸、服装、食品等。沪杭公路穿越市境东南,乍王公路贯境西南部。乍浦港为浙北重要海运吞吐口,河运便利。名胜古迹有九龙山风景区和莫氏庄园、天妃宫、南湾炮台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矣和波山

    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临安府》:矣和波山“在建水县东南沙寨村。林壑之美,宛如画图”。

  • 尉子桥

    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四十八里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(1161),金亮南侵,“金主亮入庐州,王权自昭关遁,金人追至尉子桥,破敌军,统制姚兴战死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北。南宋绍兴三十一年

  • 呼玛县

    1913年改呼玛直隶厅置,属黑龙江省黑河道。民国徐曦 《东三省纪略》 卷2: “以呼玛河得名。” 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北金山乡。1916年移治古站 (今黑龙江省呼玛县)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在黑

  • 晋原郡

    东晋永和三年 (347) 改成汉之汉原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江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、大邑、新津等市县地。南齐改为晋康郡。东晋永和三年(347年)灭成汉,改汉原郡置,

  • 鸡公

    亦名鸡贡。即今西藏察隅县驻地吉公。清末刘赞廷《波密日记》:由竹洼寺“七十里至鸡公宿”。即此。“吉公”,藏语意为快乐岗。

  • 两浙

    ①地区名。浙东、浙西的合称。泛指今浙江全省及江苏南部一角。《新五代史·吴越世家》:“钱氏兼有两浙几百年。”即指此。②路名。宋两浙路的简称。(1)地区名。浙东和浙西的合称。(2)宋两浙路的简称。参见“两

  • 临洺站

    元置。即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。明废。

  • 玉城县

    ①西魏废帝元年(552)改石城县置,为安乐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6玉城县:“因荆山之石有玉而美故名。”北周天和元年(566)废。隋义宁元年(617)复置,属虢郡。治所在今河南

  • 郴江

    一名黄水。源出今湖南郴县南黄岑山,北流入耒水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49引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曰: “黄箱山一名黄岑山,在东南三十里。其山郴水所出。” 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郴州: “东有郴水,发源黄岑山,流合

  • 武关县

    西魏置,为武关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。隋开皇初废。古县名。西魏改东恒农郡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。为武关郡治。隋初废入菊潭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