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武县

平武县

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广武县置,属阴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。一说在今平武县东北。取阴平郡与广武县各一字为名。南朝宋属北阴平郡。梁废。西魏复置,属江油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二十里古城镇。隋属平武郡。唐贞观八年(634)废入江油县。

②明万历十九年(1591)改宁武县置,为龙安府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平武县。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北部,东北与甘肃省毗邻。属绵阳市。面积 5947.8 平方千米。人口18.6万。辖9镇、16乡(含5藏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龙安镇。三国蜀汉置广武县,治今县东北,属阴平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广武县名平武县,治今平武县东古城镇。三国魏邓艾攻蜀,自阴平行无人之地,凿山通道作桥阁,山高谷深,甚为险难,“艾以毡自裹缚而下,将士攀木缘崖,鱼贯而进,先登自江油,即此地。晋于此置平武县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引《魏志》),平武县或以此而得名。属阴平郡。南朝宋属北阴平郡。梁废。西魏复置,属江油郡。隋废江油郡,平武县属平武郡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省入江油县。南宋宝祐末移江油县于今江油市。明万历十八年(1590年)析江油县置宁武县;十九年复名平武县,治今址,为龙安府治。1913年裁府留县,属川西道。1914年属西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于此建平武县及平南县苏维埃政府。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剑阁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广元专区。1953年属绵阳专区。1968年属绵阳地区,1985年属绵阳市。地处四川盆地北缘,秦巴山地西南。涪江自西入境,于中部北纳夺补河(火溪河)后东南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县西北建有王朗自然保护区,有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羚牛、红腹角雉及冷杉、云杉等国家保护珍稀动、植物。平平农产有玉米、小麦、薯类,以产茶叶、核桃、木耳、生漆著称。北部山谷开阔,多草场,为牦牛、绵羊放牧地。有铁、锰、金、钨等矿。有水泥、造纸、淀粉、锰粉、水电等工业。境内有绵江平、青平、松平等公路。纪念地有红军碑林。名胜古迹有报恩寺及三国蜀汉江油关故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亭子山

   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十五里。山下为旧县镇,北周至明为远安县治。

  • 丹寨县

    1941年由丹江、八寨二县合并设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在原八寨县城(今贵州丹寨县)。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。在贵州省东部、清水江上游。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面积940平方千米。人口15.5万。辖3镇、4乡。

  • 外长山列岛

    指今辽宁南之长山群岛南部诸岛,包括今长海县东南獐子岛及大、小耗子岛、海洋岛等。因其北有里长山岛,故称外长山岛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4:“外长山列岛,为长子、大小鹤子岛、搭连、多沙五岛之总称。”

  • 余荫山房

    又名余荫园。在今广东番禺市(市桥镇)东北十八里南村镇。建于清同治六年(1867),由举人邬燕天为纪念其祖先余荫而建。布局奇巧。与顺德市清晖园、东莞市的可园、佛山市的十二石斋,同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园。在广

  • 郎茫县

    唐永泰二年 (766) 置,为郎茫州治。治所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北部。后废。

  • 八公桥集

    即今河南濮阳县东南四十里八公桥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4:咸丰十一年(1861)四月,清军“追至八公桥”。

  • 神龙关

    亦作神农关。清置,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千万贯乡境。清光绪 《雷波厅志》: 神龙关 “在千万贯山脚下,凉山诸夷出入咽喉,为那比汛、乌角汛门户”。

  • 绥远关

    北宋崇宁二年 (1103) 于洒金平置,属湟州。在今青海乐都县西二十里大峡附近。后废。北宋崇宁二年(1103年)筑于洒金平,在今青海省乐都县西。后废。

  • 含嘉仓

    唐东都洛阳的粮仓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皇城外的东北方。初为隋含嘉城,唐初改置为含嘉仓。面积约45万平方米。仓窖约四百多个。大者可储粮一万四千多石,小者亦可储六千多石。唐杜佑《通典·食货》 卷12:

  • 鲁明江

    漳河下游别名。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。漳河于石硊渡有青弋江枝津来会,可上通宣州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太平州: 鲁明江 “在芜湖县西南三十余里。《旧经》 云,鲁仲明居。按 《十国纪年》,孙儒与杨行密战,行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