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达克山
亦作拔达克山。本元代之巴达哈伤、明代之巴答黑商。在今阿富汗东北境巴达赫尚一带。《清史稿·兆惠传》: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清军讨伐大小和卓木,“富德师复进,追及霍集占,战于阿勒楚尔,再战于伊西洱库尔淖尔,布拉泥敦、霍集占窜入巴达克山,师从之。巴达克山汗素勒坦沙初言霍集占中弹死,生获布拉呢敦;复言两酋已皆死,献霍集占首”。
亦作拔达克山。本元代之巴达哈伤、明代之巴答黑商。在今阿富汗东北境巴达赫尚一带。《清史稿·兆惠传》: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清军讨伐大小和卓木,“富德师复进,追及霍集占,战于阿勒楚尔,再战于伊西洱库尔淖尔,布拉泥敦、霍集占窜入巴达克山,师从之。巴达克山汗素勒坦沙初言霍集占中弹死,生获布拉呢敦;复言两酋已皆死,献霍集占首”。
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新宁州: 狮子岩在 “州西北十里。山半有洞,洞口宽数十丈。稍入则邃曲空旷,称为奇胜”。
在今安徽亳州市东。清咸丰、同治间,曾为捻军据点。
南朝梁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宋广县(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后废。南朝梁置,治宋广县(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南一带。隋开皇时废。
从今湖南宜章县东白石渡,东北通杨梅山煤矿。长13.8公里。为粤汉铁路支线。1942年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
在今江西湖口县北八里。清时设千总驻防。
西汉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山丹县西北。北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山丹县西北。属张掖郡。北魏废。
北宋废怀泽县置,属郁林县。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南一百里思怀乡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西南。北宋属郁林县。
①秦亡后,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,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,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之地;司马欣为塞王,领有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;董翳为翟王,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。合称三秦。唐明皇《登蒲州逍遥楼》诗:“十征
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黔阳县: “卧龙岩在县 (治今黔城镇) 南四十里。旁即诸葛古城。有洞深数里,石壁如垣,泉涌不竭。相传武侯驻兵处也。”
唐贞观九年 (635) 置,为郎州治。治所即今贵州遵义市。十一年 (637) 废。十三年(639) 复置,为播州治。十四年 (640) 改名罗蒙县。